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劳世路更相猜,忍到须休惜得材。
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狂题十八首》之五,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豪放与自信。前两字“不劳世路更相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不为名利所累的心境,体现出诗人的豁达胸襟。他不愿意被世间的恩怨纠缠所困扰,而是选择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忍到须休惜得材”则是在说,当机会来临时,不应错过,应当把握,表现了诗人对待机遇的积极态度。这里的“材”指的是人才或才华,“须休”即是到了该行动的时候了。这两句传递出一种积极进取、不甘寂寞的精神。
后面两句“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则是在描绘诗人行走江湖时的一种境遇和心态。诗人多次在顺风顺水之际感到懒惰,不愿意前进,但这种放松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拗船”与“折舵”都是指船只受损,无法航行的情形,“恐难回”则是担忧如果一味放纵,未来将会难以回头。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自信、积极以及对未来的警醒。通过风水之便与船只受损之间的反差,诗人传达了一种珍惜时机、不可掉以轻心的哲理。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由来相爱只诗僧,怪石长松自得朋。
却怕他生还识字,依前日下作孤灯。
老禅乘仗莫过身,远岫孤云见亦频。
应是佛边犹怕闹,信缘须作且闲人。
止竟闲人不爱闲,只偷无事闭柴关。
轰霆搅破蛟龙窟,也被狂风卷出山。
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
何如神爽骑星去,犹自研几助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