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禅宗的机锋和智慧。诗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火就燥,水流湿”来阐述佛教的因果关系和直观理解。"问十答百,问一答十"则暗示了禅宗问答的方式,强调不执着于单一答案,而是启发思考。
"达磨是甚老臊胡,临济未是白拈贼",这里借用了禅宗两位大师达摩和临济的故事,批评那些只知表面教条而不理解真谛的人。"老臊胡"和"白拈贼"是对他们的戏谑性称呼,意在指出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在领悟而非外在形式。
最后,诗人以"今日为汝一划划断",形象地表示要直接点破迷津,"既是冬瓜,为什么夏里吃"则以出人意料的问题引导听者反思常理,暗示佛法超越季节和常规,教导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