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的作品,以日常生活的场景和自然现象来寓言修行的境界。诗中描述了月亮的盈亏变化和闰年的不规则性,用"不知月之大小,不管岁之馀闰"象征超脱世俗观念,不拘泥于外在的变迁。接下来的"黑牛卧死水,癞马系枯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荒凉的画面,暗示修行者需要面对并接受生活中的困苦和无常。
"三年一闰,五年载闰"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转,而衲僧(指僧人)需要经历这些变化,"须经得与么时节过",即要经历各种考验和磨砺,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成就。最后的"方可成自己岁功"表达了只有经历过修行的艰辛,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内在成长和觉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出禅修中坚韧不拔、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