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其一)

重阳述令序,景物自为嘉。

易办如江酒,难浮似粟花。

追游疑所务,寄兴眇无涯。

旧俗台应废,何人杖马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重阳节这一天,自然景色格外美好。
节日的庆祝简单如江水酿的酒,但难以像粟花那样轻盈地浮动。
游玩和追求似乎成了生活的重心,寄托的情感广阔无边。
古老的习俗或许应该废弃了,还有谁会手持杖马,参与这样的活动呢?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令序:节日的顺序或庆典。
景物:自然景象。
嘉:美好。
易办:容易准备。
江酒:比喻节日的美酒。
难浮:难以漂浮,形容轻盈。
粟花:比喻轻盈的事物。
追游:追逐游玩。
疑所务:似乎视为重要的事情。
寄兴:寄托情感。
无涯:无边无际。
旧俗:古老的传统习俗。
废:废弃。
杖马檛:古代出行时使用的拐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九日(其一)》,其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重阳佳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重阳述令序”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庆典即将到来的氛围,重阳,即双九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佳节。"景物自为嘉"则描绘了这个节日中自然景观的美好,似乎一切都在为这份欢乐做着准备。

接下来的"易办如江酒,难浮似粟花"两句,更是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易办如江酒"暗示着事物的容易流逝和消散,而"难浮似粟花"则形容某种美好却难以保持,可能是指人的青春或美好的时光。

在"追游疑所务,寄兴眇无涯"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寻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尽情享受当前生活的感慨。"旧俗台应废,何人杖马檛"则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消逝的哀叹,以及对于现实中缺乏古风雅韵的人文景观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景物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张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这首诗成为宋代文学中的宝贵遗产之一。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九日(其二)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

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

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三首(其一)

南国穷秋冷尚赊,随时游瞩自堪嘉。

且欣一雨山争出,休叹重阳菊未华。

佳客逢秋宜得句,道人酌酒似烹茶。

人生胜日须行乐,豫去昏鸦作阵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三首(其二)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

岁岁青樽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

分将默坐更搜句,肯以衔杯当饮茶。

且莫凭栏伤极目,人间秋日易西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三首(其三)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