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国穷秋冷尚赊,随时游瞩自堪嘉。
且欣一雨山争出,休叹重阳菊未华。
佳客逢秋宜得句,道人酌酒似烹茶。
人生胜日须行乐,豫去昏鸦作阵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九日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气氛,以及作者对美好时光珍惜和享乐生活态度的表达。
“南国穷秋冷尚赊”一句,以“南国”指代诗人所处之地,通过“穷秋冷尚赊”四字描绘出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寒冷。这里的“赊”,意指天气的持续和延长,用以形容秋季的漫长。
“随时游瞩自堪嘉”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季节里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并通过“自堪嘉”三字传递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情感。
“且欣一雨山争出”这句中,“一雨”指的是秋天的时雨,而“山争出”则形容山色在雨后变得更加鲜明,似乎在与诗人竞相展示它们的美丽。
“休叹重阳菊未华”一句,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感叹菊花尚未开放,因为在古代文化中,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赏菊的时节,而此时菊花未开,或许是秋天气候转冷所致。
“佳客逢秋宜得句”表达了在美好的秋季里,与佳客相聚,共同吟咏诗词的愉悦心情。这里的“得句”,即指作诗或得到佳句。
“道人酌酒似烹茶”则是形容道士品尝酒水的雅致与专注,就像品茶一样细腻和享受其中的过程。
最后,“人生胜日须行乐,豫去昏鸦作阵斜”两句,传递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在生命中美好的时光里应当及时行乐,不应错过。这里的“豫去昏鸦作阵斜”,通过比喻晚归的乌鸦成群结队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从而强化了及时行乐的主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出他珍惜光阴、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登高未用怀郪县,少异谁能识孟嘉。
岁岁青樽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
分将默坐更搜句,肯以衔杯当饮茶。
且莫凭栏伤极目,人间秋日易西斜。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瞿塘深窈窕,翠气晓空濛。
乱石增惊浪,长滩激迅风。
舟行天堑内,身在夹城中。
绝壁皆侵汉,于兹识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