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其二)

彼美光山郡,风流楚相城。

寝丘闻汉志,潘国尚侯名。

泥轼疏荣渥,枫宸眷老成。

侧闻颁一札,持橐奉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那座美丽的光山县,曾是风流的楚相之城。
这里曾听说汉代的壮志,潘国的名字还保留着侯爵的荣誉。
车轼上的泥土象征着简朴,君王对老臣的恩宠深厚。
我听说颁发了一封文书,人们带着行囊,恭敬地前来接受圣明的教诲。

注释

光山郡: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一带。
楚相城:指楚国的都城或其他重要城市,这里可能有文化或历史意义。
寝丘:古地名,与汉代有关,可能指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
潘国:古代诸侯国,这里指侯爵封地。
泥轼:比喻简朴,车轼上覆盖着泥土,表示主人生活节俭。
枫宸:枫树下的宫殿,代指君王居所。
眷老成:对老臣的关爱和倚重。
颁一札:颁发文书,可能是政策命令或表彰信。
持橐:提着袋子,形象地表示恭敬地接受。
承明:承明殿,古代皇宫中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指接受圣明的指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

“彼美光山郡,风流楚相城。”这里以“美”字形容光山郡,既指自然之美,也暗示守护此地的家叔通之德。接下来,“风流楚相城”则是借用历史典故,以楚相孙叔敖修筑的城池来比喻家叔在政治上的才华和功绩。

“寝丘闻汉志,潘国尚侯名。”此句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赞颂家叔通的英明与荣誉。寝丘即古人埋骨之地,听闻汉朝时期英雄事迹,而潘国、尚侯则是古代封号,这里用以表达家叔在当代的地位和名声。

“泥轼疏荣渥,枫宸眷老成。”这两句诗描绘了家叔通守地时的勤勉与成就。“泥轼”指的是车轮印迹,象征着往来频繁,“荣渥”则形容其政绩丰厚。下一句“枫宸眷老成”则通过树木的比喻,表达了家叔通德才兼备、深受民众爱戴。

最后两句:“侧闻颁一札,持橐奉承明。”诗人借用“侧闻”来表现对远方消息的关注和期待,家叔通即将赴任光山郡,诗人送上一束(札)书信,并通过“持橐”来比喻家叔通接受命令、履行职责的庄重与忠诚。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其一)

籍甚贤通守,吾家叔父尊。

暂淹纡旧绶,久合拥朱轓。

楚甸重分刺,边城已息屯。

前驱须少伫,天子有恩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野上人游西山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随公

莲社谈经阅几年,住山活计尽随缘。

衔花百鸟未忘物,露地白牛谁著鞭。

得计深居餐老柏,勿疑古涧与寒泉。

他时要伴芸庵隐,竿木逢场不离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滕彦道除太府寺簿归吴门需次

论交先友接枢廷,末路为寮喜典刑。

桃李春风同扈跸,衡茅夜雪并寒厅。

暂从簿领陪卿月,行握兰荃应列星。

临别遥思五湖乐,望中林屋已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