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黄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形式: 古风

翻译

鸭头春水深且清澈,水面桃花仿佛在装扮春天的脸庞。
老翁在水边送别客人,马蹄踏过沙滩,乌帽点缀其中。
老翁抬头询问客人何时能归,客人答道秋天落叶纷飞的时节。
客人的马停在绿杨树下,树仿佛在微笑,傍山处夕阳正缓缓落下。

注释

鸭头:形容春天水色深沉。
春水:初春的河水。
浓如染:像染料一样浓重。
水面桃花:春天盛开的桃花倒映在水中。
衰翁:年迈的老者。
沙衬:沙滩衬托。
乌帽:黑色的帽子。
昂头:抬头看。
几时归:什么时候回来。
秋风黄叶飞:秋风吹落黄叶。
系马:系住马匹。
绿杨:绿色的杨柳。
开口笑:似乎在微笑。
傍山依约:隐约可见山边。
斜晖: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鸭头春水浓如染”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湿润气息,水面上的桃花映衬着春天的温柔面容。

接下来的“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则描绘了老者在水边为离别之人送行的情景。衰翁一词形象地展现出岁月的痕迹,而沙土和乌帽又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黄叶飞”中,老者仰望着远去的人,询问何时再返。客人回答说将随着秋风和黄叶一同离去,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提醒,更是对离别之痛的暗示。

最后,“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则展现了诗人在送别之后,独自一人停留的情景。绿色的杨柳间系着马匹,他面带微笑,却又透露出一种孤寂。而那斜阳的光辉,则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颜阖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

轺车来我门,聘币继金璧。

出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

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

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

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

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

念彼藏衣冠,安知获尧客。

形式: 古风

梦雪

残杯失春温,破被生夜悄。

开门万山白,俯仰同一照。

虽时出圭角,固自绝瑕窍。

儿童勿惊怪,调汝得一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戏赠田辨之琴姬

流水随弦滑,清风入指寒。

坐中有狂客,莫近绣帘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其一)

短翎长喙喜喧卑,曳练双翔亦自奇。

赖有黄鹂斗嬛好,独依藓石立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