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节特晴

王春又数五尧蓂,先自春来半月赢。

天上圣功调玉烛,云间暖律写茎英。

苍生正赖吾君福,每岁长占此日晴。

三祝莫嫌言语朴,时和年熟早休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王春又数过了五个闰月,比正常春天提前了半个月。
在天上的神明用他们的功绩调整着时光,温暖的旋律在云端写下新生的希望。
百姓正依赖我主的福祉,每年这个日子总是晴空万里。
三次祝福不要嫌弃语言质朴,趁着时节和谐、五谷丰登,早早停止战争为宜。

注释

王春:古代称闰月为‘王春’,这里指第五个闰月。
尧蓂:古代传说中的瑞草,象征吉祥。
玉烛:比喻明亮的月亮,也指帝王的统治。
茎英:植物新芽,象征生机与希望。
苍生:泛指百姓。
吾君:指皇帝或君主。
休兵:停止战争,和平时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陈杰所作的《天基节特晴》,诗中表达了对天基节(可能是指某个节日)到来时天气晴朗的欣喜,以及对国泰民安、皇帝圣明的赞美。首句“王春又数五尧蓂”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暗示着节日的庆祝;“先自春来半月赢”则强调了节日前的良好气象。

第二句“天上圣功调玉烛”将皇帝的统治比喻为调和天地的神力,象征着光明与和谐;“云间暖律写茎英”进一步描绘了温暖的季节,寓意皇恩浩荡,百姓福祉。

“苍生正赖吾君福”直接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恩之情,认为人民的幸福依赖于君主的福泽;“每岁长占此日晴”则希望每年的这个节日都能如此晴朗,寓意政通人和。

最后两句“三祝莫嫌言语朴,时和年熟早休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希望在这样的好时光里,国家能停止战争,百姓安居乐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颂扬了皇恩,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的愿景。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尤物

隋珠和璧碎一斧,尤物在镕堪万古。

王阳巾㡚捲握多,顾家之穴董家坞。

天生五材贵民用,饥不可糜寒不缕。

愿天一拔好爱本,与世潜消祸乱祖。

神奇淮南化为宝,谈笑萧齐价同土。

尽收地力作阴产,剩长桑麻富禾黍。

货无难得平斗量,行或不赍扣门与。

辽东献豕易厌欲,昆山抵鹊谁争所。

建德老死不往来,蛮触长辞血流杵。

形式: 古风

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

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翻故牍。

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

形式: 古风

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历

嫩黄裹册印如斗,传教打门惊昼眠。

又见朔平新改岁,独怜绛老不知年。

绣衣春立层霄上,黍律阳回七日前。

更愿时和戢豺虎,一犁归种久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旧爱灵溪渡风物之美归途由浙而江即目成咏

黄竹弄口雨初晴,灵溪渡头水渐生。

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

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

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