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头曲

阿蛮妙舞翠袖长,臂韝珠络带宝装。

春风按试清元殿,粉白黛绿立两傍。

三郎老手打羯鼓,太真纤指弹龙香。

箜篌野狐拍怀智,觱篥龟年笛宁王。

中有八姨坐绮席,淡扫蛾眉压宫妆。

醉看阿蛮小垂手,飞燕轻盈惊鸿翔。

八姨指挥三郎听,颁赉岂惜倾篚箱。

缠头一局三百万,莫遣傍人笑大唐。

尾声方断地衣卷,忽闻鼙鼓喧渔阳。

播迁才出望贤路,玉食未进日卓午。

粝饭胡饼能几许,不饱皇孙及妃主。

阿蛮知是何处去,但见猪龙胡旋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缠头曲》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生动的宫廷舞蹈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阿蛮这位舞者,她的翠袖长且华美,臂上佩戴着珠络和宝装,如同春天的花朵在清元殿中绽放。阿蛮与三郎(可能指的是唐玄宗与其宠妃杨贵妃)一同表演,三郎击打羯鼓,贵妃则轻抚龙香琴,音乐悠扬。其他乐师如箜篌、觱篥和笛子也各展其能,为这场盛宴增添热闹。

八姨坐在华丽的席位上,虽朴素打扮却压倒了宫中众妃的妆容。阿蛮的舞姿轻盈如燕,引人注目。八姨指挥众人欣赏,豪爽地赏赐丰厚,连旁人都惊叹大唐的富饶。然而,歌舞升平的背后,皇室成员连粗茶淡饭都难以满足,暗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

尾声处,战鼓突然响起,预示渔阳鼙鼓之乱,大唐盛世面临危机。紧接着,宫人们仓皇逃难,连皇孙妃主的温饱都无法保障。最后,只剩下阿蛮在人群中跳着胡旋舞,不知所终,画面凄凉。

整首诗通过缠头曲这一艺术形式,揭示了繁华背后的社会现实,既有宫廷生活的奢华,也有民生疾苦的对比,展现了宋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观察。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蒙泉行

二十年前客中都,壁间谁挂蒙泉图。

天造地设有如此,果若所画疑蓬壶。

御风来游洞庭北,此境突兀眼前出。

荆门之外天下稀,翻思画图才髣髴。

山根寒源月一泓,细流循沼曲折分。

天光倒影写晴碧,对此洗我潇洒心。

云木枕崖影湿翠,金莲铺镜葩在水。

流觞自是模兰亭,山阴今日那得尔。

向暮深林啼子规,柳花作团贴水飞。

吟兴未尽征马嘶,他时清梦犹见之。

形式: 古风

蒲涧行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于涧何时无。

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

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

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

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顶,跨历列缺凌倒景。

天风海涛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胆醒。

声传九霄景泰钟,更上上方梯晴空。

两眼有尽天不尽,沧溟浩与银河通。

指顾神山似非远,弱水谁云隔三万。

乘风直到金银台,握手安期话蒲涧。

形式: 古风

瑶娥曲

一二三四月如眉,积累如梳截半规。

玉斧昼夜修不彻,修成团镜当空垂。

十眉有样列象几,梳裁春冰镜涵水。

瑶娥睡起拂菱花,扫黛插鬓云绕指。

敛袂亭亭天上妆,环佩隐体璆琳锵。

骖鸾跨鹤舞仙谱,子登弹璈飞琼簧。

天风飕飂冷到骨,银河澎浪溅罗袜。

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

形式: 古风

踏雪

玉壶一色天漫漫,乱雪飞春减却寒。

屑琼筛瑰塞宇宙,柳絮如拳辊作团。

却愁花木不禁冷,携筇问讯遍玉栏。

老柯樛枝幸亡恙,红苞半吐怯牡丹。

更怜脩竹压欲折,扶持敲撼声珊珊。

似醉忽醒僵忽立,森然再植青琅玕。

群儿幻出两狮子,顷刻堆削了不难。

手持朱橘炯电眼,并刀巧剪金铃安。

老夫童心也自爱,卷帘移坐忍冻看。

一杯暖寒不可再,饥肠转雷未朝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