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

迤逦沙堤接画桥,东风杨柳暗长条。

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弯曲的沙堤连着画桥,东风吹拂下的杨柳枝繁叶茂。
黄莺随着玉笛声飞翔,似乎特别灵巧,马匹戴着金饰的笼头,显得更加傲慢。
歌舞楼台建在路边,佛宫仙馆直入云霄。
西湖的春天景色一年比一年美,为何诗人却感叹寂寞呢?

注释

迤逦:弯曲连绵。
沙堤:沙滩上的堤岸。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梁。
东风:春风。
杨柳:柳树。
暗长条:茂密而幽深的柳枝。
莺:黄莺。
玉笛:精美的笛子。
偏巧:特别巧妙。
金羁:金制的笼头。
气益骄:更加傲慢。
舞榭歌台:供歌舞的楼台。
临道路:位于道路旁。
佛宫仙馆:佛教寺庙和仙境般的馆舍。
入云霄:直达云层之上。
西湖:杭州西湖。
春色:春天的景色。
年年好:每年都很美。
底事:为何。
诗翁:老诗人。
叹寂寥:感叹寂寞。

鉴赏

这首元代杨载的《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首句“迤逦沙堤接画桥”展现了湖边沙堤与精致桥梁相连的画面,富有诗意。接下来的“东风杨柳暗长条”描绘了春风轻拂,柳树依依的场景,暗含着春天的韵味。

“莺随玉笛声偏巧”通过莺鸟随着笛声起舞,形象地表现出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马受金羁气益骄”则以马匹佩戴金饰,神态昂扬,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富饶。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畔的繁华与宁静,既有世俗的热闹,又有超凡的仙境,展现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揭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疑惑为何这样的美景却让诗人心生寂寥之感,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日西湖的独特感受和淡淡的落寞情绪。

收录诗词(186)

杨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字:仲弘
  •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1271—1323

相关古诗词

赠孙思顺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

芳草谩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南浦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晚喜晴

积雨俄经月,新晴始见春。

苍苔侵别墅,绿水过比邻。

性僻居宜远,身閒景易亲。

无诗排世累,有酒纵天真。

循圃花粘履,凭阑柳拂巾。

歌呼从稚子,谈笑或嘉宾。

渐喜渔樵狎,仍欣鸟雀驯。

幽情延薄暮,浩思集清晨。

养拙元非病,为文敢自珍。

杜门缘底事,作计懒随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水龙吟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

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

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

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

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

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

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三阁词(其一)

江南龙虎气,楼阁照金银。

望见长安道,不知尘污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