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杨冠卿所作,名为《次韵王宣干秋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国家忧虑和个人悲秋情绪的同时,也不忘提及历史上的伟人,如东晋时期的王导,以此来强调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首句“囊锥脱颖久峥嵘,剑气干霄恨莫平。”运用了鲜明的比喻,将个人的壮志豪情比作锋利的剑气,表达了一种无法施展的郁闷之情。
接着,“江左方思见王导,儿曹谁敢吏渊明。”诗人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王导,通过对古人的怀念来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里的“江左”指的是东晋时期王导所在的地方,而“儿曹”则是后来的世人,“吏渊明”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像王导那样清廉明智的政治家的渴望。
“悲秋欲赋情难极,忧国忘言酒细倾。”这两句则转入个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诗人在秋天这个万物凋零的季节中,更容易触发内心的悲凉和国家的担忧。
最后,“高卧东山岁将晚,何如一起为苍生。”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像隐居在东山的古代隐者一样,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国家与人民福祉的关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政治理想、历史情结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