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诸园接花果

花木聊观化,芳菲触处同。

大都知岁晚,各自占春风。

巧著移根力,阴争造物功。

化钧均播埴,此理杳冥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随意欣赏着花草树木的变化,处处都能感受到芬芳的气息。
大体上都知道到了年终时节,各自期待春天的到来。
巧妙地运用力量移动植物根部,暗中与自然的力量竞争。
如同公平的农夫均匀播撒种子,这其中的道理深藏在无形之中。

注释

花木:指代花草树木。
聊:随意,姑且。
化:变化。
芳菲:芳香的花朵。
触处:到处。
大都:大体上。
知:知道。
岁晚:年终时节。
占:期待。
春风:春天的到来。
巧著:巧妙地运用。
移根力:移动植物根部的力量。
阴争:暗中竞争。
造物功:自然的力量。
化钧:公平的农夫。
均播埴:均匀播撒种子。
此理:这种道理。
杳冥中:深藏无形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赞美之情。

"花木聊观化,芳菲触处同"一句,以轻快的笔触描绘出花木在春风中共同享受着生长与变化的情景。"大都知岁晚,各自占春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每个生命体在时光流转中争取自己发展机遇的理解和感慨。

接下来的"巧著移根力,阴争造物功"一句,展现了植物生长中的竞争与适应自然环境的情形。这里的"巧著"指的是植物生长时对土壤、阳光等资源的精打细算,而"阴争"则表现出在自然界中各自为战,争取生存空间的情况。

最后两句"化钧均播埴,此理杳冥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共生的哲思。"化钧"暗示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作用,而"均播埴"则象征着大自然对生命力的平均分配。"此理杳冥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其深不可测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命力和自然法则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别襄阳帅

淮海棠阴已著行,却移小队入襄阳。

江山尚带戎马气,斋閤遽闻编简香。

自昔声名满梁楚,向来为政压龚黄。

风流高出山翁上,不用擎鞭问葛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即事(其二)

人事悲欢里,交情冷暖中。

山林催晚计,颜面久秋风。

有传记耆旧,无书问子公。

反关违世久,幽事亦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即事(其一)

欢悰凭浅酌,衰相怯单衣。

诗向贫中好,春从雨际归。

气寒忧麦瘦,桑湿恐蚕饥。

豫学田园计,他时恐愿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即事(其三)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

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

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

肯将犹在舌,容易说干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