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二)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

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圜缺及乡愁。

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二)边月》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月夜的壮丽景象与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秦时一片月”,以“秦时”二字开篇,不仅指出了时间的久远,也暗示了边疆的古老与历史的厚重。接着,“万古照边州”一句,通过“万古”与“边州”的对比,展现了月光穿越千年,依旧照亮边疆的壮阔景象。

“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边塞的冷寂与荒凉。狼烟在白日升起,象征着战争的烽火连天;夜晚的驿楼灯火,虽能带来一丝温暖,却也映衬出边疆生活的孤独与艰苦。

“关山和泪到,圜缺及乡愁”则直接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关山阻隔,泪水与思念交织,月圆月缺之间,寄托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两句,以梅花的洁白与芬芳,象征着纯洁的思念之情,然而身处边疆,难以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亲人。梅花的颜色虽美,却无法跨越千山万水,寄予陇头的亲人。

整首诗通过对边月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揭示了戍边将士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既有壮丽的边塞风光,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是诗人对兄弟情谊的深情寄寓,也是对边疆生活的真实写照。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三)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

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遢遝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四)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五)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六)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粱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