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述怀(其二)

故交怜抱病,意厚数相过。

忧患人难免,方书俗易讹。

卫生功莫就,医国理如何。

但喜心无恙,斯民疾更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的忧虑。诗中流露出对老友关怀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疾病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联“故交怜抱病,意厚数相过”,点明了诗人因病卧床,老朋友对其关怀备至,频繁前来探望。这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病痛的折磨。

颔联“忧患人难免,方书俗易讹”,道出了人生的普遍困境——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难以避免遭遇忧患。同时,对传统医学书籍的质疑,暗含了对当时医疗水平的反思,以及对知识传承可能存在的误解或错误的担忧。

颈联“卫生功莫就,医国理如何”,进一步深化了对健康与治理国家的思考。诗人认为,即使在个人层面上努力维护健康也可能难以实现,更不用说在国家层面进行有效的治理。这里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无奈,也隐含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切关注。

尾联“但喜心无恙,斯民疾更多”,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的欣慰,同时也对广大民众的疾苦表示同情。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抒发,展现了方孝孺对友情、健康、社会问题的多维度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卢信道汉中点兵

喜子东南秀,照人眉宇清。

早探经济学,巳负老成名。

治世难忘武,边城要足兵。

关河虽跋涉,历览快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万间室

一室才函丈,何缘号万间。

静中存太极,图里看人寰。

舒卷心无外,经纶意自闲。

谁能同此乐,鱼鸟亦欢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曲径

曲径潜通市,高墉远背村。

醉眠忘作客,静读懒开门。

古学嗟中绝,群经续巳繁。

平生删述意,深恐负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奉寄好义(其一)

初旭湿霜痕,溪流缓复奔。

路因频到熟,心待旧交论。

山势随村曲,窑烟接海昏。

知君多善教,所至俗还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