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曲径》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曲径通幽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境中的心境与思考。
首联“曲径潜通市,高墉远背村”,以“曲径”与“市”、“高墉”与“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身处繁华与宁静之间的独特视角。曲径蜿蜒,仿佛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开辟了一条隐秘的通道,既远离尘嚣,又不失人间烟火气。高墙耸立,远处与村落相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颔联“醉眠忘作客,静读懒开门”,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心境。他仿佛已融入自然,忘记了自己是过客的身份,沉醉于自然的怀抱中,甚至懒得去开门迎接外界的干扰。这种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颈联“古学嗟中绝,群经续巳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问传承中断的感慨和对当前学术研究繁杂的反思。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或许能暂时摆脱世俗的纷扰,静心思考学术问题,但同时也意识到古代智慧的传承面临断层,而现代学术研究则显得过于繁复,难以把握其核心价值。
尾联“平生删述意,深恐负乾坤”,总结了诗人的人生追求与忧虑。他一生致力于删改与阐述经典,旨在弘扬古人的智慧,但又担心自己的努力可能不足以承载天地间的真理,辜负了宇宙赋予人类的责任与使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对世界万物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真知、反思学术、关怀宇宙的复杂情感与思想境界,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