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少府贬苍梧

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形式: 古风

翻译

沉思中面对被贬之人,心中充满惆怅望着西南的天边。
过去为官时未能如愿,如今你远行万里,让人感叹不已。
想起当初因一杯酒而分离,停下船只为哀叹你的时光渐晚。
远方的树木或许怜惜北方的春天,而行人却羡慕南飞的大雁。
人生的困顿或显达还未可知,看你似乎命运多舛,不常走运。
无论走到哪里,江山美景都能激发兴致,何必为眼前杨柳的青青而悲伤。

注释

沈吟:沉思。
迁客:被贬谪的人。
惆怅:忧郁、伤感。
昔:过去。
得意:称心如意。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斗酒:一杯酒。
暌间:分离、离别。
君:你。
日将晏:时间已晚。
北地:北方。
南归雁:南飞的大雁,象征归乡。
穷达:困顿显达。
数奇:命运多舛,不吉利。
江山到处:无论何处的江山。
乘兴:激发兴致。
杨柳青青:形容春天景色。
那足悲:何足为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被贬官员的深切同情和不舍之情。"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表达了诗人面对远去的朋友,不禁陷入沉思,心中充满了对西南天际的忧伤。"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则透露出被贬官员在往昔未曾得到应有的位置,现在却要远离故土,令人感到怜悯。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中,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同畅饮的美好时光,如今只能在舟中独自叹息,感慨于日暮时分。"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表达了对远方树木尚能见证北国春色的怜悯,同时又羡慕那些能够随季节变化而南迁的雁鸟。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一句,诗人提醒朋友,即使面对逆境,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因为成败荣辱难以预料。最后,"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表达了诗人鼓励田少府在贬官途中也能找到欣赏自然美景的乐趣,不必过于哀伤,因为四处的江山和依旧青翠的杨柳,都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和兴致。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朋友命运的关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浮沉的无奈和哲理。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形式: 古风

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形式: 古风

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形式: 古风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

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

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泠。

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

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

归见莱芜九十翁,为论别后长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