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波涛涌处浮双塔,塔影高低树影边。

山下虽无归寺路,门前却有过淮船。

石峰隔水难寻水,井脉通泉易得泉。

闻说老龙归洞口,几回惊起定僧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波涛翻滚的地方有两座塔,塔影在树影间忽高忽低。
山下虽然没有回寺庙的小路,但门前却有渡过淮河的船只。
隔着水面难以找到那隐藏的泉眼,而井中的泉水却容易取到。
听说老龙回到洞口,多次惊动了打坐修行的僧人。

注释

波涛:汹涌的水流。
浮:漂浮。
双塔:两座塔。
塔影:塔的倒影。
高低:上下起伏。
树影:树的阴影。
归寺路:通往寺庙的小路。
过淮船:渡过淮河的船只。
石峰:石头山峰。
隔水:隔着水面。
寻水:寻找水源。
通泉:连通泉水。
老龙:传说中的龙。
归洞口:返回洞穴。
惊起:惊动。
定僧禅:僧人静坐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金山寺的独特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首句"波涛涌处浮双塔",形象地刻画了寺庙坐落在江边,两座塔影倒映在波涛之上,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次句"塔影高低树影边"进一步描绘了塔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交融。

"山下虽无归寺路,门前却有过淮船",暗示了寺庙地处偏远,但交通仍有一定的便利,船只络绎不绝,增添了生机。接下来两句"石峰隔水难寻水,井脉通泉易得泉",通过对比,表达了寻找水源的不易和寺庙内井泉的珍贵,体现了僧人们的生活智慧。

最后两句"闻说老龙归洞口,几回惊起定僧禅",以龙的传说为背景,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祥和,龙的归来甚至能打断僧人们的禅定,可见其环境之幽深。

总的来说,翁逢龙的《金山寺》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

翁逢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夜怀弟

为官与为客,相望各天涯。

明日同添岁,何年共在家。

梅飘几片雪,灯结两心花。

前月书无报,多因道路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润州五州山

五州山下路,樵牧自成群。

涧浅泉交径,岩高石碍云。

老松前代寺,异草贵人坟。

更陟重冈望,江淮地势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曹娥墓

何朝无朽骨,此地尚清阴。

冢上独根树,江边孤女心。

化钱烧石燥,落叶渍泥深。

长有英灵在,风平烟浪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原西

原西行来遍,独影在斜阳。

骤雨晴明快,初秋早晚凉。

猿摇山果落,麝浴涧泉香。

不向闲中看,争知城郭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