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一)

见非恍惚梦非神,雪后霜前分外真。

疏影暗消三弄月,半联凄断独吟人。

岁寒摇落孤根在,江驿荒凉往事尘。

碎嚼幽香清可挹,玉奴无复更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雪后的霜前展现出的超凡脱俗之美。诗人通过“见非恍惚梦非神”这一句,表达了梅花之美的真实与梦幻交织的意境。接着,“雪后霜前分外真”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严冬中的独特魅力。

“疏影暗消三弄月”描绘了月光下梅花稀疏的影子逐渐消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半联凄断独吟人”则通过“独吟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独自欣赏梅花时的孤独与感慨。

“岁寒摇落孤根在”一句,借用了“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梅花依然坚韧不拔地生长着。“江驿荒凉往事尘”则将梅花置于历史的背景下,暗示梅花见证了无数过往的沧桑。

最后,“碎嚼幽香清可挹,玉奴无复更临春”两句,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香气,还以“玉奴”这一典故,进一步提升了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崇敬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二)

玉箫起处暗惊神,曲缓瑶台逸韵真。

泉石几年云冷鹤,关山万里月愁人。

香凝老树调风味,影落寒窗枕隙尘。

檀板金樽久岑寂,微吟不减昔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三)

目送空山远驻神,似曾相识倍情真。

半床素被铺寒玉,一幅生绡画美人。

爽入冰姿欺国色,怅随哀曲黯京尘。

三郎正爱《霓裳》舞,珍重椒房自惜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四)

曰云堆里晓飞神,道骨翛然一太真。

古岸埋香多是雪,寒岩欺影四无人。

因风寄远愁应老,坐雨辞根恨未尘。

剩欲巡檐赋归隐,共君心事答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五)

征路愁迷黯动神,穿林入谷自寻真。

亭亭有意冷移玉,黯黯无言空怅人。

梦断阳台半云雨,泪空青冢几沙尘。

馀芳消歇繁华起,野水苍烟意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