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病中(其四)》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三子虽豚犬”,以“豚犬”比喻年幼无知的孩子,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在父母眼中如同宝贝一般珍贵。接着,“相看抵万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亲子关系的无价之宝,即使是最平凡的相处,也胜过世间任何珍宝。
“父书期尽读,母线要关心”两句,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期待。父亲希望孩子能读完所有的书籍,增长知识;母亲则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体现母爱的细腻与周到。这种对子女成长的期盼与关怀,是父母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靖节留诗久,徐卿种德深”两句,借用了陶渊明(字靖节)和徐干(字伟长)两位古代文学家的名字,表达了对先贤智慧与品德的敬仰。陶渊明以诗文著称,而徐干则以道德修养闻名。这两句诗意在说明,虽然古人已逝,但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却长久流传,影响着后世。
最后,“二公歌咏在,一夜一长吟”两句,将话题拉回现实,提到两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仍在传唱,诗人自己也在病中夜不能寐,长吟不已。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追思,也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亲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亲情的细腻描绘和对古代文化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