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题为《岩桂》。诗中描绘了小轩内岩桂的香气与秋日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雅的氛围。
首句“小轩岩桂露香乾”,以“小轩”点明地点,暗示这是一个幽静的小室。岩桂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但“露香乾”三字巧妙地描绘了香气虽已消散,却依然留有余韵,仿佛还能感受到桂花的清新与甘甜。
次句“秋蕊扶疏碧玉寒”,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形态与季节特征。桂花的花朵(秋蕊)繁茂而疏朗,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冷。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色彩对比,既展现了桂花的美丽,也突出了秋季的凉意。
后两句“章句那能如许样,夜深浑作月中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岩桂之美的赞叹。他认为即便是文采斐然的篇章也无法完全描绘出桂花的绝美,只有在深夜,当月光洒落,才能真正领略到桂花的清丽与高洁。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想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桂花在月光下的绰约风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岩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