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虎是何年踞,名存迹已亡。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池暗生寒气,台空旁夕阳。
更无人吊古,来祇为春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荒废的寺庙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虎是何年踞,名存迹已亡”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虎山虽有名,但其过去的辉煌业已不在,仅剩下名字和遗迹,给人以深深的历史感。
接着,“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两句,描绘了一座古塔从树林中露出来,背景是被山环抱的寺庙,这里通过“出”和“藏”的动静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与空间的交错。
“池暗生寒气,台空旁夕阳”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景象。池水在不见光线的情况下散发出冷气,而平台上只有晚霞的映照,这种对比强烈地衬托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荒废。
最后,“更无人吊古,来祇为春茫”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没有人再去怀念过往的辉煌,只有春天的风景依旧,这种自然界的不变与历史的变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寺庙及其周遭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物是人非的哲理。
不详
寒色满空山,翛然一径闲。
鸟啼黄叶外,人度翠峰间。
古殿藏云气,唐碑带藓斑。
未穷幽绝处,兴尽忽思还。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
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
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
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出城才七里,地僻罕曾过。
孤塔临官路,三门背运河。
钟鸣惊宿鸟,墙矮入渔歌。
醉里看题壁,如今张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