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六)呈洛滨、筠溪二老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心里不免怨那些归来的鸿雁,它们的睛意犹如秋云那样单薄,不肯传递书信。书信难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给寂寞吧.那就忘记了从前的约会。

注释

鸿:大雁。
书:信。
尽交:即尽教、听任之意。

鉴赏

这首词采自《点绛唇》之六,展现了诗人深夜思念故人的情感。开篇“清夜沉沉”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暗蛩啼处檐花落”则描绘出一种细腻而生动的画面,蟋蟀在屋檐下鸣叫,与随风飘落的花朵共同构建了一幅夜景图。紧接着“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诗人被窗外的花香所惊扰,这股幽香不仅穿过了帘幕,还在屏风和屋角间缭绕,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温馨。

第三句“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中,“归鸿”指的是归去的鸿雁,古人常以之比喻离别之愁。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如同那天边薄薄的秋云,渺茫而难以触及。

末两句“书难托,尽交寂寞”则透露了一种无奈与孤独。书信作为古代沟通情感的主要方式,因种种原因变得艰难,所以只能将所有的情感交给那份寂寞和空虚。在这段落中,“忘了前时约”的“忘了”,并不单纯是记忆上的遗忘,而是心中的疼痛与不舍,让人几乎要忘却那些刻骨铭心的承诺。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夜晚环境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切。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

枕霞红,钗燕坠。花露殢云髻。

粉淡香残,犹带宿酲睡。

画檐红日三竿,慵窥鸾鉴,长是倚、春风无力。

又经岁。玉腕条脱轻松,羞郎见憔悴。

何事秋来,容易又分袂。

可堪疏雨梧桐,空阶络纬,背人处、偷弹珠泪。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贺新郎(其二)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一)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

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开。

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台。

锦肠珠唾,钟间气、卓荦天才。

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怀。

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回。

凉送燕歌缓舞,醉罥瑶钗。

长生难老,都道是、柏叶仙阶。

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莱。

形式: 词牌: 夏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