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其二)

眼明身健莫扶持,遽向华堂看綵衣。

已共月明无认处,孝思休踊盖棺时。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为陈达野母氏恭人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眼明身健莫扶持”,描绘了生前母亲健康、精神饱满的状态,强调了她生活的幸福与满足。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引出下一句“遽向华堂看綵衣”。这里的“华堂”象征着母亲去世后,人们在丧礼上为她穿上的华丽服饰,而“綵衣”则暗指母亲的离世,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接着,“已共月明无认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月光下的夜晚,本应是宁静祥和之时,但对失去亲人的家人而言,却成了无法承受之重。这句话暗示了母亲的离世如同夜色中的迷雾,让人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难以辨认方向。

最后,“孝思休踊盖棺时”则表达了对母亲逝世的深切哀悼。在传统礼仪中,盖棺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孝子孝女们在此时会表达最深的悲痛与怀念。然而,诗人在这里却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提醒人们在母亲生前就应尽孝,不应等到她去世后才涌起悲痛之情。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一种警醒,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生前与逝后的不同场景,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孝道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一)

文科名峻归宁日,卿部官高致养时。

罔极是恩谁报得,更缘霜露有馀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

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三)

来处缘应异,归时寿已稀。

校雠孙继子,无限是春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四)

数终还是福,道尽更何言。

子到康民处,方知鞠育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