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混元形一气,位析乾坤,朴分呈瑞。

旷劫难逃,被阴阳相累。

顿悟回、光合和金,木簇坎离精粹。

瘴海风高,云行雨施,丹基匀渍。

九会三期,六爻数足,奇偶相乘,谷神离器。

透上昆仑,拉清风游嬉。

偃仰安闲,白云堆里,任陶陶沉醉。

看破虚空,行藏绰约,神珠如意。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翻译

浑然一体的元气,分化为天地万物,朴素中显现出吉祥之兆。
经历了漫长的劫难,也无法逃脱阴阳的纠缠。
突然领悟,光芒汇聚,金木水火相互融合,精华凝聚。
在瘴气弥漫的海上,风雨交加,丹药的基础得以均匀滋润。
经过九次会合,三个周期,六十四卦的数字完备,奇数偶数相乘,象征着谷神的器皿。
上升到昆仑之巅,沐浴清风游玩。
悠闲自在地躺卧在白云之间,尽情沉醉于自然之中。
洞察空无,行动与隐退都恰到好处,神珠如愿以偿。

注释

混元:指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
乾坤:天地。
朴分:朴素地分开,即自然分化。
旷劫:极长的时间。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概念,代表正反两面。
顿悟:突然领悟。
丹基:炼丹的基础。
九会:道教修炼中的九次重要阶段。
谷神:道教中的神仙,象征自然之神。
离器:八卦之一,象征火,也指神秘的器皿。
清风:清凉的风。
偃仰:形容悠闲自在的动作。
如意:满足愿望,如意所欲。

鉴赏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醉蓬莱》是一首描绘修炼道教境界的词作。开篇以“混元形一气”起笔,形象地描述了宇宙初始时的混沌状态,随后提到“位析乾坤,朴分呈瑞”,象征着天地开辟,自然之理显现为吉祥的征兆。词人通过“旷劫难逃,被阴阳相累”表达了修炼者历经轮回,摆脱生死束缚的过程。

接下来,“顿悟回、光合和金,木簇坎离精粹”描绘了修炼者在顿悟后,内外合一,吸纳天地精华的境况。“瘴海风高,云行雨施,丹基匀渍”则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修炼者的修炼过程如风雨洗礼,丹田逐渐凝结。

进入词的高潮部分,“九会三期,六爻数足,奇偶相乘,谷神离器”体现了道家的数术与器物观念,象征着修炼者对宇宙法则的深入理解和运用。“透上昆仑,拉清风游嬉”进一步描绘了超越尘世,遨游仙境的场景。

最后,“偃仰安闲,白云堆里,任陶陶沉醉”传达出修炼者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满足感。“看破虚空,行藏绰约,神珠如意”以“神珠如意”象征智慧与内心的圆满,表达了词人对道家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对道教修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8)

王吉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 号:超然子
  • 籍贯:元代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为张可子郎中寿

九秋风露,洗尘埃、人似华峰独立。

兰省东南经济地,正赖风流筹画。

湖海胸襟,冰霜气节,邈矣公难及。

苍生望重,故园休梦泉石。

且对得意江山,登临一笑,香满黄花席。

更把西湖都酿酒,醉取白云诗客。

乘兴为公,遍游仙府,检下长生籍。

妙毫浓墨,书公寿禄无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寿高伯川

月临南吕,正庭阶、开到尧蓂三叶。

风露清明钟气质,诞作人间豪杰。

器宇宏深,襟灵阔远,物我俱融彻。

滔滔欲海,回头一棹超越。

试看南墅开尊,西池垂钓,此个情怀别。

记得婆娑亭上酒,还到寿君时节。

我梦登天,群仙相对,曾写长生牒。

见君姓字,分明非是虚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

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

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

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

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

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

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登鲸川楼

飞楼缥缈,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

宾主落成登眺日,正是炎蒸时节。

把酒临风,凭阑一笑,忘尽人间热。

四围烟树,万家金碧重叠。

休问去棹来帆,南商北旅,欢会并离别。

且向尊前呼翠袖,歌取阳春白雪。

千古兴亡,百年哀乐,天远孤鸿减。

酒阑人散,角声吹上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