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四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晚望时。

恰见花开便花谢,才闻春至又春归。

流莺啼处春犹在,杜宇来时花已飞。

春至花开春去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吟诗,诗是他晚年时的寄托。
每当看到花开就想到花落,刚听到春天到来转眼又已离去。
黄莺鸣叫的地方春天依旧存在,而杜鹃鸟来临时花朵已经飘飞。
春天来临花开又凋谢,欧阳修并非只是爱好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非是:并非只是。
爱吟诗:热爱写诗。
晚望时:晚年的生活或心境。
花开:植物开花。
花谢:花朵凋谢。
春至:春天的到来。
春归:春天的离去。
流莺:黄莺。
杜宇:杜鹃鸟。
花已飞:花朵已经凋零。
爱吟诗:爱好写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四十三首,题为“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中,诗人邵雍以自我表白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敏锐观察和感慨。他并非单纯喜爱吟诗,而是借诗来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花开与花谢,春至与春归。诗人通过“恰见花开便花谢”和“才闻春至又春归”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他进一步强调,即使在流莺啼唱、春意盎然之时,杜鹃鸟的到来也预示着花儿的凋零。整首诗寓情于景,以诗言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六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春尽时。

有意落花犹去住,无情流水任东西。

莺传信处音声切,燕诉冤时言语低。

似此误人事多少,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八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爱月时。

松上见时偏淡洁,怀中照处特光辉。

何如亭午更休转,不奈才圆又却亏。

青女素娥应有恨,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一三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诧剑时。

当煅炼时分劲节,到磨砻处发光辉。

长蛇封豕休撩乱,狡兔妖狐莫陆离。

此器养来年岁久,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八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欢喜时。

欢喜焉能便休得,语言须且略形之。

胸中所有事既说,天下固无人致疑。

更不防闲寻罅漏,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