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八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欢喜时。

欢喜焉能便休得,语言须且略形之。

胸中所有事既说,天下固无人致疑。

更不防闲寻罅漏,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是他高兴时的表现。
高兴的时候怎能轻易停止,言辞应尽量避免过于直白。
他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通过诗表达,世间自然无人怀疑。
他并不担心会有遗漏,因为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欢喜时:心情愉快的时候。
休得:不能够。
略形之:避免过于直接。
胸中所有事:心中的想法和情感。
致疑:产生怀疑。
防闲:担心。
罅漏:遗漏或疏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八十)》,主要表达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理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诗是他表达欢喜情感的一种方式。接着,“诗是尧夫欢喜时”强调了诗与诗人内心喜悦之间的关联,诗作往往源于他的快乐心境。

“欢喜焉能便休得”进一步说明,当诗人高兴时,诗兴自然涌动,无法轻易停止。然而,诗人并非只是随意抒发,他“语言须且略形之”,意味着他在创作时会尽量通过诗歌的形式来传达情感,而非直接陈述。

“胸中所有事既说”表达了诗人认为诗歌是自我情感的倾诉,他已经将心中的事情通过诗表达出来,因此无需担心别人质疑。“更不防闲寻罅漏”则暗示诗人对自己的诗作有信心,认为没有明显的疏漏或不足。

最后,以“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诗人对诗的热爱并非单纯出于爱好,而是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整首诗简洁明快,展现了邵雍对于诗歌创作的个人见解和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八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访友时。

青眼主人偶不在,白头老叟还空归。

几家大第横斜照,一片残春啼子规。

独往独来还独坐,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四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负时。

暖日才从桃李过,凉风又向芰荷吹。

月华正似金波溜,雪片还如柳絮飞。

此乐太平然后见,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一一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爱物时。

晓事情怀须洒落,出尘言语必新奇。

山川秀拔宁无孕,天地精英自有归。

粹气始能生粹物,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四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会计时。

进退云山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莺花旧管三千首,风月初收二百题。

岁暮又须行考课,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