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锡应来从鹫岭,卓茅浑未有蜂窠。
输他灵运先成佛,笑杀僧伽改姓何。
一半芋甘堪共饱,六如语妙不须多。
珍公棒喝方行用,肯著诗仙挂搭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用旧韵赠莹上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佛门中人的诗,充满了禅机与智慧。
"飞锡应来从鹫岭,卓茅浑未有蜂窠。"
这里的“飞锡”象征着迅速而来的悟境,“鹫岭”则是佛教中的胜地,代表着高远和清净。“卓茅”、“浑”都可理解为自然无为的状态,而“蜂窠”则常喻指烦恼或是非,这里说“未有”,意味着心境之清净无染。
"输他灵运先成佛,笑杀僧伽改姓何。"
这两句中,“输他灵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道合一的境界。“先成佛”则是说达到一种觉悟或涅槃之境,而“笑杀僧伽改姓何”则可理解为对传统宗教仪式的一种调侃,认为在禅悟中,名字和身份皆失去了意义。
"一半芋甘堪共饱,六如语妙不须多。"
这里的“一半芋甘”可能指的是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堪共饱”则是说这种生活足以满足人的需求。“六如语妙”则是指禅宗中常说的“六度”和“如来说”的智慧,而“不须多”则表达了一种简约而深刻的语言美。
"珍公棒喝方行用,肯著诗仙挂搭么。"
这两句中,“珍公棒喝”可能是指禅宗中的棒喝,即以棒和喝声来警策学人。“方行用”则表达了一种即时而为的智慧使用方式。“肯著诗仙挂搭么”则是在询问是否能够像诗仙一样,将这种智慧和境界通过文字传承下来。
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游戏,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然的精神状态。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夜绩旁边映隙光,忆曾参扣遍诸方。
扫眉众女偏谣诼,开口群儿亦谤伤。
后有知音分雅郑,今谁协律谱宫商。
戏衫欲脱无人付,诸子披襟直下当。
少狂浪走无寻处,晚向深山得悟门。
火候足时丹始熟,国工琢了玉尤温。
低头欲下追随拜,摩顶无忘付授恩。
大有名山要行脚,未甘瓶钵老荒村。
辞大丛林卓小庵,岂知捷径在终南。
狂歌不晓花十八,饿死休贪芧四三。
汉有子云尤苦思,晋惟逸少不清谈。
君看尼父生知者,问了苌弘又问聃。
了无杰句似平庵,谩有高年企渭南。
铁汉堂堂才望八,铜人嘿嘿久缄三。
曾传鸿宝枕中诀,厌听狙丘稷下谈。
画史貌予殊不似,清臞安得耳如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