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纪梦

大雅久寂寞,吾徒今合并。

飞扬二三子,响往五先生。

问水有遗胜,蹑尘寻旧盟。

盘墩常左右,坛坫复经营。

不失山林气,相关湖海情。

我游殊草草,君意转萦萦。

晏岁催归棹,空江闻远更。

如何有清梦,忽漫见群英。

寤寐由同调,精灵叶至诚。

曲江曾赠锦,清献共彯缨。

肃穆柏台使,招摇艺苑旌。

已饶天际想,亦向梦中迎。

臭味原冥契,机缘卜大贞。

文昌七曜聚,执法一星明。

纠合匪朝夕,周旋仗弟兄。

老农堪受役,敝赋誓专征。

努力共千古,连镳驰两京。

斯文在后死,我辈且先鸣。

盛事自不朽,壮图今竟成。

诸君贾馀勇,先哲藉荣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此诗《归舟纪梦》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描绘了诗人归舟途中的一场梦境,展现了其对友情、理想与未来的深切向往。

首句“大雅久寂寞,吾徒今合并”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雅文化的怀念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重逢。接下来,“飞扬二三子,响往五先生”则进一步强调了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的目标。

“问水有遗胜,蹑尘寻旧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过往约定的追寻。“盘墩常左右,坛坫复经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营事业、追求理想的场景。

“不失山林气,相关湖海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间超越地域的情感联系。“我游殊草草,君意转萦萦”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感的细腻感受。

“晏岁催归棹,空江闻远更”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象,同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如何有清梦,忽漫见群英”则是对梦境中遇见众多杰出人物的描述,象征着诗人对未来成就的期待。

“寤寐由同调,精灵叶至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真挚的关系。“曲江曾赠锦,清献共彯缨”回顾了过去友人间的美好回忆。“肃穆柏台使,招摇艺苑旌”则赞美了友人在各自领域的成就。

“已饶天际想,亦向梦中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成就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憧憬。“臭味原冥契,机缘卜大贞”强调了诗人与友人间的默契和命运的安排。“文昌七曜聚,执法一星明”象征了友人汇聚的辉煌时刻。

“纠合匪朝夕,周旋仗弟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情景。“老农堪受役,敝赋誓专征”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决心。“努力共千古,连镳驰两京”预示了诗人与友人将携手共进,实现宏图大业。

最后,“斯文在后死,我辈且先鸣”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自己作为先行者的责任感。“盛事自不朽,壮图今竟成”肯定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创造的辉煌成就。“诸君贾馀勇,先哲藉荣名”则寄望于未来,鼓励后人继承前辈的荣耀。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未除夕(其一)馈岁

明日肇三阳,今夕回五佐。

卒岁幸优游,阖室鲜窕货。

里妇竞豪奢,馈问无小大。

筐筥骛脩衢,我独高枕卧。

一介不到门,半刺不窥坐。

饾饤列长筵,食力自井磨。

辞寒与迎煖,共向杯中过。

闭门觅老句,自唱还自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己未除夕(其二)别岁

四序递往来,安知速与迟。

迟固不可留,速亦谁能追。

天运自有常,吾生亦有涯。

所以古贤人,行乐须及时。

岁功幸已毕,不在甘与肥。

岁既舍我去,我岂为岁悲。

儿孙罗酒浆,痛饮翁莫辞。

千秋尚努力,谁云久矣衰。

形式: 古风

己未除夕(其三)守岁

至人存其身,一龙复一蛇。

里俗贱衰老,噏訾殊周遮。

冉冉过隙驹,岁月能几何。

高烛照深杯,杯行且莫哗。

床头有精怪,咄咄老铁挝。

把舞守此岁,老态何欹斜。

岁去已超忽,岁来空嗟跎。

衰老勿复道,少壮休矜誇。

形式: 古风

中元日无遮会中题白衣观音像(其一)

我生不信佛,今日始回向。

年衰心性慈,信根觉渐长。

合掌无遮会,写此白衣像。

为语善女人,朝夕勤供养。

烦恼即破除,欢喜自无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