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秦尚书

百里悿无烟,西风号万口。

救之匪他人,是在医国手。

今年春夏交,久雨没南亩。

川渎犹未溢,波涛尚退走。

乃复秋水来,难责具区受。

蛙龟满厨廪,鱼鳖出户牖。

江南实洼下,鸿雁散泽薮。

县官急催租,何由觅升斗。

鬻子而鬻妻,未足偿逋负。

鞭挞苦丁男,沟壑填童叟。

天高如有闻,将毋罪官守。

罪之亦无益,民散十八九。

书此代请命,以当登闻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景象,通过描述百里无烟、西风呼啸、救国重任在医国之手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严峻形势。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百里之内不见炊烟,西风怒号,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疾苦。接着,诗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医国手”,即有能力治理国家、拯救百姓的人。然而,面对今年春夏之交的连绵大雨,导致农田被淹没,河流尚未泛滥,但洪水却再次来临,难以责怪具区(太湖)的接纳能力。诗中形象地描绘了洪水带来的灾难,如蛙龟满溢厨房,鱼鳖逃出门户,江南地区低洼,鸿雁分散于沼泽,展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进一步,诗人揭示了官府催租的压力,百姓为了缴税不得不卖子卖妻,甚至鞭打壮丁,使得沟壑中填满了老人和小孩的尸体。诗人感叹天高地厚,似乎也听到了人间疾苦,但又无奈于官府的罪责。最后,诗人表达了通过写诗来为百姓请命的愿望,希望以此传达至高层,如同古代的上书方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重,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收录诗词(1)

杨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惠山顶

孤笠与闲云,随遇众山活。

出郭五里余,泼眼青到骨。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

鞭我入山心,携我住山褐。

一上到绝顶,神清天宇豁。

始知险如夷,有路得上逵。

空碧虽非家,坐卧信可悦。

东望东海头,西望五湖出。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

攀历岂谓高,已觉尘境绝。

圣人乃希天,万象咸就列。

蹉跎复蹉跎,夜坛情磬澈。

形式: 古风

斋中有怀

离思莫能扫,延绵及远道。

远道思云谁,庭荆与池草。

百卉春复秋,故园令人老。

眷眷鹡鸰篇,翻飞苦不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陆明府之任

东望卢龙镇,君行岁载阴。

昔年操瑟侣,今日抱琴心。

戌苦寒花发,庭闲露草深。

试听歌出牧,霄汉有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咏碧山吟社八景(其一)十老亭

木声凄洞户,竹色净榱题。

寂寞怀贤处,依依但赋诗。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