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
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
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
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送冯学士入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寄予深厚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意在叙述冯学士年轻时光在锦川与朋友共同度过,而如今他已步入中年,但对于人生的热情并未减退。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则描绘冯学士即将离去之地景色与情感。蚕市指的是蜀地,即今四川一带,而“夜歌”、“春雪”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朋友远行所持的情感。
中间两句“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表达了诗人对于冯学士学识渊博的赞赏,以及自己对于能聆听冯学士教诲的欣喜。这里的“红药”可能指的是书卷,“乘轺听子规”则是对古代贤士们的尊崇。
末尾两句“莫学当初杜工部, 因循不赋海棠诗。”则是在劝告冯学士不要像唐代诗人杜甫那样因循守旧,而应当创新求变。这里的“海棠”是指一种野生花草,用以比喻诗歌创作应有新的意境和表现。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文学追求。王禹偁在此借送别之机,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不断进取的态度。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迎侍闽川去路长,才名官职过欧阳。
翰林贵族誇东榻,史馆清衔庆北堂。
别酒正逢寒菊绽,归舟应见早梅香。
拾遗健羡吟诗送,莫笑蹉跎两鬓霜。
县连秦汉旧离宫,分付诗人胜武功。
带职远辞书殿去,携家深入画图中。
庭莎晓润终南雨,槛竹寒摇渭水风。
百里封疆三馆客,折腰休叹似陶公。
祖孙相望百年间,万石遗风庶可攀。
新咏裤襦传□巷,旧栽桃李满淮山。
林泉岂易留君住,鱼鸟真□□我闲。
好纵斋航天上去,郎闱卿寺有虚班。
通悴徐方茜绶新,老莱衣服暂离身。
家君莲幕开厅事,府帅金貂耀缙绅。
戏马台荒春寂寞,斩蛇乡古树轮囷。
公馀应长吟滋味,好寄西垣寓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