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馆赵寺丞出宰咸阳

县连秦汉旧离宫,分付诗人胜武功。

带职远辞书殿去,携家深入画图中。

庭莎晓润终南雨,槛竹寒摇渭水风。

百里封疆三馆客,折腰休叹似陶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连接着秦汉时代的古宫殿,诗人在这里胜过武功的荣耀。
带着官职远行离开书殿,全家深入如画卷般的美景。
清晨庭院里的莎草饱含终南山的雨露,栏杆边的竹子在渭水风中摇曳。
在这百里封疆之地,作为三馆的宾客,不必再像陶渊明那样感叹仕途艰辛。

注释

离宫:古代帝王的行宫或废弃的宫殿。
诗人:指代具有文学才华的人。
武功:这里比喻诗人的文采和成就。
书殿:古代朝廷的藏书之处,也指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画图中:形容景色优美,如画卷一般。
终南雨:指终南山的雨水,象征清幽。
渭水风:渭河的风,可能暗示气候或环境。
封疆:古代行政区划,此处指管辖的土地。
三馆客:可能指朝廷或学术机构中的重要宾客。
折腰:原指低头行礼,此处暗指为官的辛劳。
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其隐逸生活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史馆赵寺丞出宰咸阳》。诗中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惆怅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县连秦汉旧离宫,分付诗人胜武功。”这两句诗设定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咸阳地区与古代的辉煌联系起来。"带职远辞书殿去,携家深入画图中。"这里描绘的是赵寺丞即将离开的场景,他带着官职远行,告别那些曾经沉浸于文字和知识世界的地方,而他又要带着家眷深入那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

“庭莎晓润终南雨,槛竹寒摇渭水风。”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通过细雨滋润草木和冷风吹动竹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百里封疆三馆客,折腰休叹似陶公。”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远行的不舍,以及对历史上流离失所者,如陶渊明般怀抱高洁理想却不得志的同情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咸阳古迹的描绘、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交代刘斐裁之大夫

祖孙相望百年间,万石遗风庶可攀。

新咏裤襦传□巷,旧栽桃李满淮山。

林泉岂易留君住,鱼鸟真□□我闲。

好纵斋航天上去,郎闱卿寺有虚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

通悴徐方茜绶新,老莱衣服暂离身。

家君莲幕开厅事,府帅金貂耀缙绅。

戏马台荒春寂寞,斩蛇乡古树轮囷。

公馀应长吟滋味,好寄西垣寓直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馀奠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巡抚侍读吕司谏

三十军城百万家,侍臣分命走轺车。

长春殿里承丹诏,乙夜书边别翠华。

驻马祇教看垄麦,忧民无暇醉溪花。

归朝旧友如相问,为道山中学种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