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道上

中林山谷间,出没缘畏途。

楩楠蔽白日,落落梁栋躯。

半为野火烧,摧颓委樵苏。

清泉劳奔注,亦为势所驱。

微芒济物心,到海何其迂。

吾物处其一,进退难与俱。

置身木雁间,恐非斯人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林山谷间的一段道路,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树木、泉水以及自身情感的交织。

首先,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山谷中的树木,它们或挺拔或隐匿于道路两旁,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幽静之地。其中,楩楠树尤为突出,它们高大而茂盛,仿佛是大自然的栋梁之材,庇护着白日的光辉。然而,这样的壮丽景象却难以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树木被野火吞噬,最终化为柴薪,归于尘土。

接着,诗人转向了另一幅画面——清泉的奔流。泉水虽清澈,却也难以逃脱自然法则的支配,它奔腾不息,最终流向大海,这一过程虽然漫长且曲折,但却是水的本性使然。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最后,诗人将自己置于木与雁之间,自比为这自然世界中的一份子。他意识到,无论是树木还是泉水,都在遵循着各自的命运轨迹,而作为人类,面对这样的自然现象,既感到敬畏又深感困惑。诗人通过这一自省,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角色的定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县道中

汉水引我行,梁山邀我坐。

山水已清绝,春容碧相和。

下马取酒饮,梅飘酒中堕。

日落醉不去,青茸草间卧。

形式: 古风

巴子台

早渡鸣玉桥,竟登巴子台。

云林拥磅礴,磴道穷萦回。

古寺不足观,犹有南轩开。

浩荡横深沟,逶迤环覆杯。

古人去我远,万事随尘埃。

赤穴何渺茫,青山但崔嵬。

闻名不知实,此意空悠哉。

乍到辄复还,石滑倦去来。

苟能厌耳目,未免劳筋骸。

形式: 古风

答王载监簿惠诗依韵

梓士多好学,独君用心苦。

始策万里足,相期一言遇。

荏苒去岁月,差池晚途路。

清节挠不变,鸡鸣任风雨。

一日起仕进,光华照门户。

谓予尝游从,复此再会聚。

清谈语言约,老笔文字古。

新诗忽持赠,病目骇观睹。

兰芷得远思,从兹识贤矩。

草木变秋节,悲风袭原卤。

自可追赋咏,何须倦贫窭。

感慨无俗音,虹蜺俟重吐。

形式: 古风

答江安尉鲜于顷野翁

宝峰首相聚,锦屏袂一判。

音容阻良觌,岁月嗟易换。

我观潼江曲,君尉泸水岸。

到处逢酒徒,无人作诗伴。

南风洒襟袖,佳句适我愿。

汶蜀几万里,信息偶中断。

三轩风雅会,萧条各分散。

孤吟少俦侣,众喙易嘲囋。

念君同所嗜,路近声可唤。

唱酬实相眷,牵率岂辞惮。

亹亹郊籍心,无为簿书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