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黑山宿涧溪(其二)

不识水深浅,连山落长堤。

堤水互出没,径涉忘东西。

游鱼触我足,溜急风凄凄。

中望渺涯涘,四索鲜据携。

行行偶出水,一线浮沙泥。

恐极失躯命,悲泪翻澌澌。

烟中忽人语,境幻虚百迷。

行近觉渔舍,伊轧巨网提。

叩言岸将及,霍然心坦夷。

经过得此险,世路无高低。

投村贾馀勇,已有晨鸡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穿越险峻山涧的经历,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不识水深浅,连山落长堤”,以“不识”二字点明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接着,“堤水互出没,径涉忘东西”描绘了水流与山势交错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的状态,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游鱼触我足,溜急风凄凄”一句,通过鱼儿触足和急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与孤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细微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关注。接下来,“中望渺涯涘,四索鲜据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时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行行偶出水,一线浮沙泥”描绘了诗人艰难前行的场景,水线与沙泥交织,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最后,“恐极失躯命,悲泪翻澌澌”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危险时的恐惧与悲伤,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恐惧、坚持前行的决心。

“烟中忽人语,境幻虚百迷”则是诗人情绪的转折点,从孤独与恐惧中突然听到人声,仿佛在虚幻的梦境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和指引。接下来,“行近觉渔舍,伊轧巨网提”描述了诗人逐渐接近人类居住地的过程,从自然的险境过渡到人类的生活空间,象征着从孤独到归属的转变。

“叩言岸将及,霍然心坦夷”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安全之地的期待和内心的释然,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只要勇敢前行,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最后一句“经过得此险,世路无高低”总结了诗人整个旅程的体验,强调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勇于面对,就能克服一切障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望泗州旧城

泗淮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

长天垂幕滉欲动,区区城郭何能当。

城雉□牙出波尺,高谷深陵感畴昔。

十万楼台罔象居,千年生聚蛟鼍宅。

号声未绝波压头,人身鱼首随波流。

当冲水伯择人啖,馀者到海流方休。

可怜生气今未息,水上绿烟时荡浮。

有山滨湖州已徙,草草依山作廛市。

我来正值春水生,下者依然在中沚。

屋角帆开几尺风,墙头钓下三竿水。

若遇海上王方平,即此又是蓬莱清。

嗟嗟横目一何惨,令人慷慨思平成。

我念徐扬一隅屯,下流稍富鱼盐利。

防河堰筑连云高,此间讵免回澜沸。

伊谁绘此生灵愁,独立苍茫一垂涕。

形式: 古风

登泗上楼

竟夜轰涛似鼓鼙,登楼水势与云齐。

百灵自掣龟山缫,万怪须然牛渚犀。

对此茫茫空禹迹,笑人寂寂有隋堤。

故乡东望扬州近,说到风波梦已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泗州喜洪大从姑孰来

眙山枕洪泽,淮流势瀇滉。

压山十万户,枕席波声上。

水气裹爨烟,居民杂象罔。

推窗纳扬徐,披图验坟壤。

诡秘信莫穷,临览斯云广。

俯仰云涛间,太息成孤赏。

所思苦未遂,所苦忽复申。

轻装犯腥雨,长揖来故人。

故人青霞侣,嗜好昔所亲。

岩中易成别,游驾每同骋。

去岁江淮间,辗转如浮梗。

看山尽黟鄣,论水达汝颍。

各吐胸中奇,分扬出才境。

酣采君怒张,清气余薄领。

相乐傲行路,依依似形影。

濠州仲冬雪,置酒行别君。

参差归雁行,前后依斜曛。

梅开故园早,时复问酒樽。

相顾忽不乐,前路云将分。

余攀小山桂,尔访天门云。

从兹一失去,方嗟别离始。

何意马牛风,忽会东西水。

前日得君书,知君隔江住。

对酒歌青山,当筵舞白纻。

旧日同欢场,怜君独行处。

来时江北道,应落千棠梨。

春水久漶漫,将毋顿涂泥。

高骢为君秣,斗酒为君携。

洒扫湖上阁,放尔为雄词。

百怪待弹压,首者无支祈。

形式: 古风

偕稚存望洪泽湖有感

涛声入耳心所向,与君同家楚江上。

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

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

水风吹衣日落去,石气荡魄云飘回。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

大陆浮沈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