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八)

故人远在江汉,万里时寄声音。

闻道禅心寂寞,未废诗人苦吟。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故人远在江汉”,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的现实,江汉两地的遥远距离,不仅拉开了空间的距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万里时寄声音”,接着描述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但通过书信、诗歌等方式保持联系,传递情感。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精神上的慰藉。

“闻道禅心寂寞”,这里借用了禅宗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平静的状态。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寂寞中,友人的心境依然如禅者般宁静,不为外界所扰。

“未废诗人苦吟”,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艺术创作的探讨。诗人提到,尽管友人可能身处寂寞之中,但并未停止对诗歌的创作,仍在努力地“苦吟”。这既是对友人坚持不懈追求艺术精神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乃至所有诗人的共同勉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友情和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九)

佳句近参风雅,微词间发离骚。

窃欲比君庾信,莫年诗赋尤高。

形式: 六言诗 押[豪]韵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十)

相思欲见无路,满秩西归有时。

及君铃阁少事,饮我松醪满卮。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其二)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

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其二)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