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新诗态度霭春云”,以春云的轻盈和温柔来形容新诗的意境,暗示了诗歌如同春天的云雾一般清新、柔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接着,“肯把篇章妄与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作品的珍视和对于分享的谨慎态度,认为好的作品不应轻易给予他人,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两句,将人的性格比作好茶,需要精心培育和养护,而友谊则比作清澈的泉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会越来越深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也强调了真挚友谊的珍贵和持久。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通过想象在睡梦中听到的罗声(可能是指织布机的声音),以及食饱之后的舒适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同时,通过“粥面匀”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平和与和谐。
最后,“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似乎在思考翰林院的位置是否适合外补(即补充、辅助之意),同时也预想着来年友人能否带来霅溪(霅溪是古代江南的一条河流)的春色,寄托了对友情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