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其二)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

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新诗态度霭春云”,以春云的轻盈和温柔来形容新诗的意境,暗示了诗歌如同春天的云雾一般清新、柔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接着,“肯把篇章妄与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作品的珍视和对于分享的谨慎态度,认为好的作品不应轻易给予他人,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两句,将人的性格比作好茶,需要精心培育和养护,而友谊则比作清澈的泉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会越来越深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也强调了真挚友谊的珍贵和持久。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通过想象在睡梦中听到的罗声(可能是指织布机的声音),以及食饱之后的舒适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同时,通过“粥面匀”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平和与和谐。

最后,“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似乎在思考翰林院的位置是否适合外补(即补充、辅助之意),同时也预想着来年友人能否带来霅溪(霅溪是古代江南的一条河流)的春色,寄托了对友情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其二)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其二)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其二)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其三)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

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