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何所有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

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

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尧夫拥有什么?全部源自天地自然的和谐。
夏天居住在长生洞,冬天则住在安乐窝。
鸟语花香陪伴着他的生活,清风明月助他吟诗作对。
他私下认为,人间的乐趣没有比这更丰富的了。

注释

尧夫:指诗人陈师道,字尧夫。
天和:自然的和谐,指天地之气的调和。
长生洞:隐居之处,象征长寿与宁静。
安乐窝:舒适的居所,象征安逸的生活。
莺花:莺鸟和花朵,代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吟哦:吟咏诗歌,表达情感。
窃料:私下揣测,认为。
无如:没有比得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尧夫何所有》,通过对尧夫(邵雍的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追求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首句“尧夫何所有”,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淡泊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描述了尧夫在不同季节选择的居所,寓意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长生洞象征着永恒的生命与智慧,安乐窝则代表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状态。

“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进一步描绘了尧夫与大自然的互动,以莺花为伴,风月为友,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乐趣。这里的“吟哦”不仅指诗歌创作,也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诗人自谦又自豪地表达,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比世间大多数人更快乐,这种快乐源自内心的平和与对道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邵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与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以及他对人生真谛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岁杪吟

一日去一日,一年添一年。

饶教成大器,其那已华颠。

志意虽依旧,聪明不及前。

若非心有得,亦恐学神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岁除吟

半百已华颠,如今更皓然。

自知为士子,人讶学神仙。

风月难忘酒,云山不著钱。

行年六十六,明日又添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年老吟

岁华头上不能惊,唯有交亲眼更明。

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为愁倾。

苟于心上无先觉,却似人间小后生。

欲约何人为伴侣,江湖泛去一舟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三)

年老逢春认破春,破春不用苦伤神。

身心自有安存地,草木焉能媚惑人。

此日荣为他日瘁,今年陈是去年新。

世间忧喜常相逐,多少酒能平得君。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