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吟

半百已华颠,如今更皓然。

自知为士子,人讶学神仙。

风月难忘酒,云山不著钱。

行年六十六,明日又添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已经五十多岁了,现在更是满头白发。
自己知道是个读书人,别人却惊讶我像学仙之人。
风月美景常需美酒相伴,云山之间不看重钱财。
我已经六十六岁了,明天又将迎来新的一岁。

注释

半百:五十岁以上。
华颠:白发。
皓然:洁白如雪。
士子:读书人。
神仙:修道成仙的人。
风月:自然景色,尤指美好的月色和风景。
酒:饮酒。
云山:形容遥远、高洁的地方。
著:看重。
行年:经历的岁月。
明日:明天。
添年:增加一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岁除吟》,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超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首句“半百已华颠,如今更皓然”形象地写出诗人已届五十,头发斑白,但更加显得洁白如雪,显示出岁月的沉淀。接下来的“自知为士子,人讶学神仙”表达了诗人虽身为读书人,却淡泊名利,仿佛追求着仙人的逍遥境界,让人惊讶。

“风月难忘酒,云山不著钱”两句,诗人以风月和酒、云山和清贫生活为意象,表明他对自然和精神享受的热爱,金钱在他眼中并不重要。最后,“行年六十六,明日又添年”点出诗人已经六十六岁,但他并不畏惧年龄的增长,反而乐观地看待每一天的到来,仿佛每过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个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坦然接受,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年老吟

岁华头上不能惊,唯有交亲眼更明。

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为愁倾。

苟于心上无先觉,却似人间小后生。

欲约何人为伴侣,江湖泛去一舟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三)

年老逢春认破春,破春不用苦伤神。

身心自有安存地,草木焉能媚惑人。

此日荣为他日瘁,今年陈是去年新。

世间忧喜常相逐,多少酒能平得君。

形式: 七言律诗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二)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

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

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一)

年老逢春莫惜狂,惜狂无那兴难当。

园林恰到恶明媚,风雨便多闲中伤。

花等半开宜速赏,酒闻才熟便先尝。

大都美物天长惜,非是吾侪曲主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