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自陈分,初尚蹇连。越秦造汉,博士发论。
司徒任德,忍不锢人。收功厥后,五公重尊。
晋氏于南,来处华下。鸿胪、孝侯,用适操舍。
南州勤治,取最不懈。当阳耽经,唯义之畏。
石州烈烈,学专春秋。懿哉咸宁,不名一休。
趋难避成,与时泛浮。是生孝子,天子之宰。
出把将符,群州承楷。数以立庙,禄以备器。
由曾及考,同堂异置。柏版松楹,其筵肆肆。
维袁之庙,孝孙之为。顺势即宜,以诹以龟。
以平其巇,屋墙持持。孝孙来享,来拜庙庭。
陟堂进室,亲登笾铏。肩臑胉骼,其樽玄清。
降登受胙,于庆尔成。维曾维祖,维考之施。
于汝孝嗣,以报以祗。凡我有今,非本曷思。
刻诗牲系,维以告之。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
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
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
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
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諠哗。
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
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
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誇。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
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
枉智思掎摭,粪壤污秽岂有臧。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