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方朔杂事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

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

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

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

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諠哗。

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

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

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誇。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

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那威严的王母宫中,下面是无数仙人的居所。
哎呀,狂风忽起,我洗手时却下起了倾盆大雨。
方朔这小子,虽然放肆,但并未受到严厉的呵斥。
他偷偷进入雷电密室,驾驶着疯狂的车辆。
王母听后微笑,守卫们也附和地发出惊叹声。
她并不知道,世间无数人,出生即陷入尘土与沙砾。
巨大的震动使五座山峰倒塌,水流冲刷着八方的星辰。
她说:我的孩子虽可恶,但面对他的狡猾,又能如何。
方朔听到这话并不高兴,他解开束缚,像蛟蛇一样自由。
他仰望北斗星柄,双手揉搓着思考。
众仙急忙求情,任何过错都不再追究。
刚才那些轻视的态度,后果无法宽恕。
本想保持沉默,但外界的喧哗声不断。
王母无可奈何,面带愁容,口中叹息。
她点头同意,赠予他紫色的玉珂作为惩戒。
然而方朔并未吸取教训,反而仗着恩宠更加傲慢。
他竟敢侮辱天子,白天在宫殿中胡作非为。
有一天,他不告而别,身影消失在青天之上。

注释

王母宫:王母居住的宫殿。
万仙家:众多神仙的住所。
飘风:狂风。
濯手:洗手。
竖子:轻浮的年轻人。
骄不加禁诃:放肆而不受责备。
雷电室:神秘的雷电区域。
輷輘:形容车辆翻覆。
紫玉珂:贵重的饰品,象征惩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异的幻想世界,通过对神话故事的艺术加工,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诗中主要刻画了东方朔与王母宫之间的一段奇遇。

开篇“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两句,描绘出一座宏伟而神秘的王母宫殿,其庄严的气势令人敬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凡尘、通天晓地的仙家气派。紧接着,“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两句,则通过东方朔呼出狂风暴雨的形象,展现了他非凡的神通和对自然界的掌控力。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这里塑造了东方朔的形象,他不仅桀骜不驯,而且敢于冒险,甚至能够在雷电交织之中驾驭狂风暴雨,这些都显示出他超凡脱俗的一面。

王母闻讯而笑,并未加以责难,可见其对东方朔的宽容和赏识。然而,“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这两句却透露出一层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众生的悲悯之情。

接下来的“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几句,则描写东方朔再次展现其神通,王母对他的行为持有一种无奈的宠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世间纷扰和人心难测的感慨。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东方朔对王母之言并不满意,他的行为更显得桀骜而独立。这两句通过他与天象之间的互动,强化了他的神秘形象。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这几句表明其他仙者对东方朔行为的关切和批评,而他却坚持自己的道路,不为外界所动摇。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諠哗。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诗中也表现出王母对于东方朔的无奈,她虽对他的行为有所不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宽容和理解。

最后,“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誇。”通过王母赠送紫玉珂的细节,展现了她对东方朔深藏的情感,而方朔则依旧我行我素,对王母的恩惠持有超然之态。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诗篇末尾,东方朔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桀骜与不羁,他对权威的挑战和超脱尘世的决心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东方朔与王母之间的故事,表现了人与神、仙与凡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纠葛,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由以及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其一)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

枉智思掎摭,粪壤污秽岂有臧。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形式: 古风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其二)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

观之乱我意,不如不观完。

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形式: 古风

谁氏子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