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病起云山草木秋,浮华世事谩悠悠。

从来万法不为侣,何以韶阳六不收。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隆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三首。诗中以“病起云山草木秋”开篇,描绘了诗人从病中恢复,看到秋天云山草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慨和对人生世事的淡然态度。“浮华世事谩悠悠”,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无常和虚幻的认识,认为这些事物终将消逝,徒留空虚与迷茫。

接着,“从来万法不为侣”,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认为一切法(即世间万物)都不是他的伴侣或朋友,暗示了他对世俗情感的疏离和对真理的追求。“何以韶阳六不收”,最后两句则以疑问的形式,探讨了为何韶阳(可能指春天或温暖时节)的美景无法完全被收归内心,或许是在表达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苦乐、因果等哲学思想的融合。

收录诗词(32)

释绍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如来三转于大千,赵州半藏亦如然。

其轮本来常清净,一念承当谁后先。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不留朕迹,腾身北斗。

火里蝍蟟,吞却嘉州大象。益州马腹,不觉膨胀。

灯笼露柱大笑,拾得寒山抚掌。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灵机密运,日月旋流。四象推迁,一阳来复。

化育之本,匝地普天。草木昆虫,悉承恩力。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七)

脱身已晓南柯梦,始觉人间万事空。

吹起还乡无孔笛,夕阳斜照碧云红。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