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诗僧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

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不要因外表平凡而自卑,仍要谦逊地拜见德高望重之人。
需警惕那些自称懂得佛理的人,他们可能会嘲笑那些爱慕虚名的僧人。
修道之心应像水一样柔韧包容,作诗之情应像冰一般清澈纯净。
仿佛是莲社中的修行者,一同吟唱绕着佛前的香灯。

注释

莫把:不要因为。
毛生刺:比喻外表不起眼或有缺点。
低佪:徘徊、犹豫不决,这里指谦卑的样子。
谒:拜见。
李膺:此处泛指德高望重的人。
须防:需要提防。
知佛者:自认为了解佛法的人。
解笑:懂得嘲笑,能嘲笑。
爱名僧:追求名声的僧人。
道性:修道者的本性。
宜如水:应当像水一样,比喻顺应自然,柔和宽容。
诗情:作诗的情感。
合似冰:应该像冰一样,比喻情感纯洁、冷静。
还同:就像。
莲社客:莲社成员,古代佛教修行团体,这里代指修行者。
联唱:一起吟诵。
绕香灯:围绕着佛前燃烧的香和灯,象征修行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勉诗僧》。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修养和对佛法的理解。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不追求外在的荣华,而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李膺那样的清廉。

"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敬仰之情。他提醒自己要警惕那些表面上的佛教修行,而应当真正领悟佛理,用这种智慧去看待世间万物。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 这两句用水和冰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性格和他对诗的态度。水能滋养万物而不争,冰清而冷静,不染尘埃。这正是诗人追求的人生哲学和艺术境界。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与朋友在莲花之下聚会,共同吟诵诗歌,享受着那份清净而温馨的时光。在这里,莲花象征高洁不染,而绕香灯则是那份超凡脱俗的艺术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佛法的借鉴,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在修养和他对于生活、艺术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

共埽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

须看南山下,无名冢满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南归舟中二首(其一)

南归乘客棹,道路免崎岖。

江上经时节,船中听鹧鸪。

春容含众岫,雨气泛平芜。

落日停舟望,王维未有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南归舟中二首(其二)

长江春气寒,客况棹声闲。

夜泊诸村雨,程回数郡山。

桑根垂断岸,浪沫聚空湾。

已去邻园近,随缘是暂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叙怀寄高推官

搜新编旧与谁评,自向无声认有声。

已觉爱来多废道,可堪传去更沽名。

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

还胜御沟寒夜水,狂吟冲尹甚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