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令

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

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满院飞花休要扫。

待留与、薄情知道。知道。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

形式: 词牌: 珍珠令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珍珠令》,是一篇抒发离别之情、感叹光阴荏苒的佳作。

"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

这里,作者描绘出一幅春日偶坐于桃花下,手持折扇轻唱之景。"歌声杳"表达了一种淡远悠扬的感觉,接下来的"愁多少"则透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往事的回忆。而"便觉道花阴闲了"则是对周遭环境的感受,桃花如织成阴,给人一种恬静悠闲之感。

"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怀念与无奈。"因甚不归来"可能是指某个故人或情人迟迟未归,而"甚归来不早"则是在时间流逝中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感慨良深。

"满院飞花休要扫。待留与、薄情知道。知道。"

这里,词人通过"满院飞花"这一景象,再次强调了春去秋来的无常,同时也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而"待留与、薄情知道"则是对过往情感的反思和警醒,希望能够珍惜眼前人,而不是等到彼此离去才后悔。

"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

最后两句更是深沉。词人将自己与飞花相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以及对于生命如同飞花般短暂易逝的恐惧。而"和春都老"则是对年华易逝、美好时光一去不返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

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

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水西船,山北酒,多为买春去。

事与云消,飞过旧时雨。

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

正延伫。乱花浑不知名,娇小未成语。

短棹轻装,逢迎段桥路。

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为自得斋赋

水空流,心不竞,门掩柳阴早。

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

断尘飞远清风,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

古音少。素琴久已无弦,俗子未知道。

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

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耕云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