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渡次胡汲古韵

客来持酒洒烟霏,空想高风意欲飞。

老洞藏云安石卧,孤舟载雪子猷归。

一川白鸟自来去,千古青山无是非。

欲上危亭愁远眺,废陵残树隔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客人来访,手持美酒洒向空中,烟雾弥漫,心中满是对高尚风范的向往。
在古老的洞穴中,云雾缭绕,如同安石静卧,孤独的小舟承载着子猷归来的身影,踏雪而行。
整条河流中白鸟自由飞翔,千年的青山保持着宁静,不参与任何纷争。
想要登上高高的亭台远望,却因废弃的陵墓和残破的树木遮挡了斜阳的余晖,让人忧郁。

注释

客来:来访者。
持:拿着。
洒:洒落。
烟霏:烟雾弥漫。
空想:内心想象。
高风:高尚的品格。
意欲飞:心向往之。
老洞:古老的洞穴。
藏云:云雾缭绕。
安石卧:静卧如石。
孤舟:孤独的小船。
载雪:踏雪而行。
子猷:历史人物,指王徽之。
一川:整条河流。
白鸟:白色的鸟。
无是非:不参与是非。
危亭:高亭。
愁远眺:忧虑远方。
废陵:废弃的陵墓。
残树:残破的树木。
斜晖:斜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东山渡次胡汲古韵》,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首句“客来持酒洒烟霏”,写客人来访,举杯共饮,酒香飘散在烟雾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闲适的氛围。接着,“空想高风意欲飞”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仿佛能借此飞翔。

“老洞藏云安石卧”描绘了一处隐秘的老洞,云雾缭绕,如同一块静卧的奇石,寓含着超然世外的隐逸之情。“孤舟载雪子猷归”借典故,以王子猷乘舟归来,暗示诗人或许也有归隐之意,或者是在感叹时光如雪般消逝。

“一川白鸟自来去,千古青山无是非”描绘了开阔的江面上,白鸟自由自在地飞翔,而青山亘古不变,不参与人间的是非纷争,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和人世沧桑的深沉思考。

最后,“欲上危亭愁远眺,废陵残树隔斜晖”表达了诗人站在高亭之上,遥望远方,心中充满忧虑和怀旧情绪,眼前的废陵残树和落日余晖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题秋庭晨课图为汪季辛

我亦人间失母人,秋庭题画更酸辛。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

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冬青花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形式: 古风

半云庵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于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馀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形式: 古风

用拙为金罍徐氏赋

久知拙无用,饰巧以相贤。

而君独用拙,好古与世悬。

不见百围栎,濩落终天年。

岂其弃匠石,无用用乃全。

孔门七十子,愚鲁承禅传。

冲质抱元素,神工谢雕镌。

续凫而刻马,适以戕其天。

柳州正坐巧,望星犹乞怜。

一堕叔文累,挽海不可湔。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