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作

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

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

奏笳山月白,结阵瘴云昏。

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

白羽矢飞先火炮,黄金甲耀夺朝暾。

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谒明光一报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清晨驾车穿越人烟稀少的地方,长途奔驰出了边塞的城墙。
边风吹过,卷走马蹄声,沙漠中的沙尘拂过征战的车辕。
在明亮的山月映照下,军乐响起,战阵笼罩在昏暗的瘴气中。
虽然这里的风景与中原不同,但也很高兴能直达楼烦之地。
白羽箭先于火炮发射,黄金甲在朝阳下闪闪发光。
一定要将龙沙之地打扫干净,归来后向朝廷明光殿报答恩情。

注释

夙驾:清晨驾车出行。
逾:越过。
塞垣:边塞城墙。
边风:边境的风。
胡沙:指沙漠中的沙尘。
奏笳:吹奏胡笳,古代边塞音乐。
楼烦: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一带。
白羽矢:白色的羽箭。
黄金甲:指铠甲。
明光:汉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鉴赏

诗人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边塞行军图。"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写出了军队在清晨越过居民区,长时间地穿越边塞的壮阔场面。"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则描绘了边疆的狂风吹散着马匹,黄沙覆盖着战车的轮廓,展现了一种边塞行军的艰辛与荒凉。

接下来的"奏笳山月白,结阵瘴云昏"是对战争氛围的渲染,笳声在山间回荡,月光洒落如白昼,而阵容则被瘴气所笼罩,云雾弥漫,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战前氛围。

"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异域风光的赞美之情,即便是在战争中,也能欣赏到不同于中原的奇特景致,同时也对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战果而感到高兴。

"白羽矢飞先火炮,黄金甲耀夺朝暾"则是对战争场面的一种描写,箭矢如白羽般射出,火炮轰鸣,黄金铠甲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将战场上的激烈冲突形象化。

最后两句"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谒明光一报恩"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后能够清扫战场、重返明主的期盼,以及对皇恩的感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行军和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边疆所见所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战争胜利的期待与对君恩的赞颂。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古意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形式: 古风

石州城

丈夫心爱横行,报国知嫌命轻。

楼兰径百战,更道戍龙城。

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

生离两不见,万古难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原宪素非贫,嵇康自寡欲。

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庭梧变葱茜,篱菊扬芳馥。

坠叶翻夕霜,高堂瞬华烛。

况兹寒夜永,复叹流年促。

感物思殷勤,怀贤心踯躅。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咫尺邈雪霜,相望如琼玉。

欲识岁寒心,松筠更秋绿。

形式: 古风

行路难

君不见道旁废井傍开花,原是昔年骄贵家。

几度美人来照影,濯纤笑引银瓶绠。

风飘雨散今奈何,绣闼雕甍绿苔多。

笙歌鼎沸君莫矜,豪奢未必长多金。

休说编氓朴无耻,至竟终须合天理。

非故败他却成此,苏张终作多言鬼。

行路难,路难不在九折湾。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