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形式: 古风

翻译

蜀地的春天和秋天,岷江日夜流淌。
江水向东流去,直抵万里之外的扬州。
城门面对淮河平原,楚地风俗多宴会。
华丽的舞榭有金色阶梯,歌楼白墙如云般美丽。
游子还未说要归乡,池塘边月色如练一般明亮。

注释

蜀国:指古蜀地区。
岷江:长江上游支流。
朝夕:早晚。
流:流淌。
长波:广阔的江面。
东接海:向东直通大海。
淮甸:淮河平原。
楚俗:楚地的风俗。
舞榭:供歌舞的楼台。
黄金梯:装饰华丽的阶梯。
歌楼:唱歌的楼阁。
白云面:洁白如云的外墙。
荡子:在外游荡的人。
归:回归。
池塘:小型湖泊。
月如练:月光皎洁如白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开篇便以"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勾勒出四川地区特有的季节变化及其悠长的江水流动,既映射了时间的推移,也展示了空间的广阔。随后的"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蜀地到东海,再到远方的扬州,勾画出一幅横跨数千里的壮丽画卷。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地方文化和生活情趣。"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中的"开门"表明了对外界的开放与接纳,而"楚俗"则指代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特点,"饶欢宴"暗示了一种悠闲、热闹的生活场景。

在"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豪华建筑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描绘,再现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奢侈与审美追求。"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荡子"或指游子,或是泛指远行的人,而"未言归"透露出一种留恋和不舍的情怀。"池塘月如练"则是对明亮月光下的水面之美的一种描绘,既平添了夜晚的寂静,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谧与淡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石州城

丈夫心爱横行,报国知嫌命轻。

楼兰径百战,更道戍龙城。

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

生离两不见,万古难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原宪素非贫,嵇康自寡欲。

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庭梧变葱茜,篱菊扬芳馥。

坠叶翻夕霜,高堂瞬华烛。

况兹寒夜永,复叹流年促。

感物思殷勤,怀贤心踯躅。

雄词封禅草,丽句阳春曲。

高德十年兄,异才千里足。

咫尺邈雪霜,相望如琼玉。

欲识岁寒心,松筠更秋绿。

形式: 古风

行路难

君不见道旁废井傍开花,原是昔年骄贵家。

几度美人来照影,濯纤笑引银瓶绠。

风飘雨散今奈何,绣闼雕甍绿苔多。

笙歌鼎沸君莫矜,豪奢未必长多金。

休说编氓朴无耻,至竟终须合天理。

非故败他却成此,苏张终作多言鬼。

行路难,路难不在九折湾。

形式: 乐府曲辞

兵行褒斜谷作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

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

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

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

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

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石坂。

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