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二十三)乡校张灯,赋者迫和,勉强趋韵

灯共墙檠语。记昨朝、芒鞋蓑笠,冷风斜雨。

月入宫槐槐影澹,化作槐花无数。

恍不记、鳌头压处。

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

空耿耿,吊终古。千蜂万蝶春为主。

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

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

且未说、春丁分俎。

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

如秉苘,续残炬。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灯照着墙壁,低声细语。想起昨天,穿着草鞋蓑衣,在冷风斜雨中前行。
月光洒在宫中的槐树上,槐影稀疏,仿佛化作了无数的槐花。
我已记不清,那高高鳌头下的景象。
我不遗憾没有在梦中见到扬州,只遗憾梦中未能品尝琼花美酒。
心中空荡,长久地凭吊这永恒的回忆。春天是千蜂万蝶的主宰。
是谁在老去时仍怀念江南,怀念那北朝的繁华府邸。
看看当年的风景依然如故,无需花奴催促鼓乐。
暂且不说春日的宴席即将开始。
一曲《沧浪歌》邀请我共唱,笑先生你还在模仿邯郸步态。
如同手持艾草,点燃残余的火炬。

注释

檠:古代灯架。
芒鞋蓑笠:形容简朴的行装。
鳌头:宫殿或科举考试殿试时状元的位置。
琼花露:比喻美酒。
耿耿:形容心情不宁或思绪萦绕。
春为主:春天是万物生长的主宰。
邯郸步:模仿他人走路的样子,讽刺模仿不真。
秉苘:手持艾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其二十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旧和反思时事的词。

"灯共墙檠语" 一句,通过对夜晚灯光与墙壁间交织之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回忆起昨日的情景,穿着简陋的鞋子,戴着蓑笠,在冷风和斜雨中行走,这些细节传达了一个士人的艰难与孤独。

"月入宫槐槐影澹,化作槐花无数"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夜晚月光照射在槐树上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好愿景。槐花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之物,更隐喻着诗人心中的美好理想。

然而,这种美好的幻想很快被打破,"恍不记、鳌头压处" 说明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接着,他表达了自己对于扬州的怀念之情,以及梦中未能尽醉于琼花露水中的遗憾。

"空耿耿,吊终古。千蜂万蝶春为主" 这两句,是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感慨和对自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一种赞美之情。

随后,诗人的思绪转向了江南的旧事,以及北朝开府的往昔。"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 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并不愿被迫返回现实。

最后一段,"且未说、春丁分俎。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如秉苘,续残炬" 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虽然外界可能还有诱惑和挑战,但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和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坚守自己理想与节操的决心。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二十一)闻杜鹃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

又惊绝、五更一句。

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臣再拜,泪如雨。画堂客馆真无数。

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

谁不愿、封侯万户。

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

啼尽血,向谁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青玉案(其二)用辛稼轩元夕韵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

长记小红楼畔路。

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

今夜上元何处度。

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一)

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三)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

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

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老人星一个。

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

角绮园黄我。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