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二)用辛稼轩元夕韵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

长记小红楼畔路。

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

今夜上元何处度。

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宵节气氛围浓厚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雪销未尽残梅树",以残梅比喻孤独与坚韧,设定了一种萧瑟而又不屈的意境。

接着"又风送、黄昏雨",表现出一种天气变化带来的阴冷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郁。紧接着"长记小红楼畔路",这里的小红楼可能是诗人过去某个美好记忆的寄托,而现在只能在记忆中反复咀嚼,那种情愫难以忘怀。

下面几句"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通过对节日活动的描写,如敲锣打鼓和准备观看元宵舞狮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节日有着期待,但这种喜悦之情却被前面的忧郁气氛所淡化。

"天涯客鬓愁成缕"一句,则是对远行客人的深切同情和理解,客人的鬓发因思念家乡而愁云满目,这里的"天涯"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隔绝,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海上传柑梦中去"这句,或许是诗人希望自己的忧愁能够随波逐流,漂泊到一个无忧无虑的地方,但这种愿望似乎只能在梦境里得以实现。

最后两句"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则是诗人对于节日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苟且与困顿进行了描绘。"乱山茅屋"暗示着居住环境的简陋,"寒炉败壁"则表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冷清,而"渔火青荧处"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和温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气氛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郁以及对于美好记忆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生活中的苦涩与不易。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其一)

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三)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

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

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老人星一个。

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

角绮园黄我。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四)暮春旅怀

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其十二)坐悟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悟时到处是壶天。

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

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