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一)

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昔日繁花盛开的稠塘,曾误入溪流深处。
上次刘郎(指刘禹锡,此处借指诗人自己)再次呼唤摆渡。
满山寂静,往昔花下的地方,如今却难以寻觅。
每年的相思都如此苦涩,只恨不能将人带过江去。
等到再来时,春天尚未逝去。
野草兔葵和燕麦丛生,冷风吹着斜雨,更添稠塘之路的凄凉。

注释

稠塘:昔日繁花盛开的地方。
误:错误地,无意中。
刘郎:诗人自比,可能指代刘禹锡。
漫山:满山遍野。
往往:常常,时常。
相思苦:深深的思念之苦。
恨:遗憾,痛恨。
兔葵燕麦:野生植物,象征荒凉。
冷风斜雨:寒冷的风雨。
稠塘路:曾经繁华但现在荒凉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之情。开篇“稠塘旧是花千树”,设定了一个春天的景象,稠塘这里花开满径,但这种美好的景色却与诗人曾经的迷失相连,“曾泛入、溪深误”,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过去错误选择的回忆和反思。

“前度刘郎重唤渡”一句,透露出诗人曾经依赖过别人的帮助来渡过难关,但这种依赖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安稳,“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表明在岁月流转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和场景常常无法再现。

“一年一度相思苦”则是对这种无法重复经历的深深相思之情的总结,这种相思如同时光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诗人甚至发出“恨不抛人过江去”的感慨,表达了想要摆脱现实束缚、跨越时空的强烈愿望。

最后两句“及至来时春未暮。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则是在描绘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的情景,但发现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的深深留恋和怅惘。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哀愁情绪。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其三)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

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

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老人星一个。

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

角绮园黄我。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四)暮春旅怀

无肠可断听花雨。沉沉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其十二)坐悟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悟时到处是壶天。

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

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九)有感

过雁天边信息,两宫池上心情。沉思海角愤难平。

山风欺客梦,耿耿到天明。

幸自不争名利,闲愁夜夜如惊。明朝鬓白两三茎。

世人都不念,似汝复何成。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