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

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

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老了还有什么乐趣呢?快乐只在于回归故乡的国家。
我回到故乡的花园,已经九次度过寒食节。
故乡在哪里呢?池塘和馆舍就在东城边。
四周的邻居都是梨花盛开的时候,二月的伊水呈现出美丽的色彩。
我并非只喜欢这里的风土,还因为这里有很多旧日的亲朋好友。
出门尽情地游玩,回来后就悠闲地休息。
有官职可以领取俸禄,没有繁琐的事情劳累心神。
只是担心过于安逸稳定的生活,会让身体渐渐消磨掉活力。

注释

人老:指年纪大了。
何所乐:有什么快乐。
归乡国:回到故乡。
故园:故乡的家园。
九度:九次。
逢寒食:遇到寒食节,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
池馆:池塘和馆舍。
东城侧:东城墙附近。
四邻:四周的邻居。
梨花时:梨花盛开的季节。
伊水色:伊水的景色。
岂独:并非只。
风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风俗。
旧亲戚:旧日的亲朋好友。
恣欢游:尽情地游玩。
归来:回来。
聊燕息:稍微休息,闲适的生活。
供禄俸:提供俸禄。
无事:没有烦心的事。
劳心力:劳累心神。
优稳多:生活安逸稳定。
微躬:谦称自己的身体。
销不得:消磨不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归乡的喜悦心境,表达了对故土亲情的深厚情感。开篇即明确指出,人到老年最大的乐趣在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和家乡。这不仅是对物质居所的眷恋,更是精神上的依托。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中的“九度”可能是形容归途的艰辛或距离的远近,而“寒食”则是一种古代寒冷时节的食品,或许暗示春寒料峭的季节。这两句表明了归乡之路并不平坦,但依然充满期待。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描绘出归乡后的具体环境,这个“故园”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园,更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寄托。这里的“池馆”可能是指家中的庭院或附近的水景建筑,而“东城”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是对故乡春天景色的描写。“四邻”指的是周围的环境,“梨花时”说明此刻正值梨花盛开之季,而“二月”则进一步限定了时间,表明诗人归乡时正逢春末初夏的美好季节。"伊水色"中的"伊水"可能是指某条河流或湖泊,它的清澈如同梨花的洁白,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美丽的家园图景。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不仅仅是因为喜欢那里的自然环境,还有许多老朋友和亲人的牵挂。这里的“风土”既包含了地理意义上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了文化习俗等非物质因素。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则表现了诗人在外奔波后归来的心情。“恣欢游”意味着外出时的自由和快乐,而“聊燕息”则是指归家后的轻松和休憩。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有官供禄俸,無事劳心力"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有着稳定的官职收入,无需为生活奔波而劳神费心。这在当时社会中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有固定收入且不用过度劳累。

最后,"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则是一种担忧和反思。诗人可能担心长时间的安逸平静会导致个人能力的退化,这里“优稳”指的是过于安稳,“微躬”则是形容身体或精力的衰弱,“销不得”意味着无法挽回。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风光、亲情和简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于老年生活的思考和担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寒食卧病

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濛濛榆柳色。

羸坐全非旧日容,扶行半是他人力。

諠諠里巷蹋青归,笑闭柴门度寒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寒食夜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鞦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形式: 古风

寓意诗五首(其一)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风吹猛燄,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不如粪土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

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