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所怀

西风日夜吹,万木共离披。

近甸新晴后,高人得意时。

暂闲心亦泰,论道面难欺。

把笔还诗债,将琴当酒资。

蓝衫悬竹桁,乌帽挂松枝。

名占文章重,官归谏宪迟。

生涯贫帝里,公议到台司。

室冷沾苔藓,门清绝路岐。

莫言邻白屋,即贺立丹墀。

岂虑尘埃久,云霄故有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秋风不分日夜地吹拂,万物都因离别而摇曳。
雨过天晴的新近,高尚的人心情愉悦。
暂时的闲暇让人心境宽广,谈论道理无人能轻易反驳。
拿起笔来偿还诗歌的债务,以琴声当作饮酒的报酬。
蓝色的衣服挂在竹竿上,黑色的帽子挂在松树枝头。
名声因文章而显赫,但官位回归谏官之职还需时间。
在帝都的贫困生活中,公众舆论对我的评价逐渐上升。
家中清冷,青苔滋生,门前寂静,少有人迹。
不要说邻居都是简陋的房屋,能站在朝廷高位已是值得祝贺。
不必担心长久沉沦尘埃,因为云端的仕途终有归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开篇“西风日夜吹,万木共离披”写出秋风肆虐,树叶纷飞的景象,隐士的心境也随之舒展。接着“近甸新晴后,高人得意时”表明在经过一场雨后的晴朗天气中,隐士感到心旷神怡。

诗中的“暂闲心亦泰,论道面难欺”则透露出隐士在自然界中思考哲理,其内心平和而深邃,不可轻易被世俗之事所惑。“把笔还诗债, 将琴当酒资”显示了他以文艺自娱,以此代替物质的需求。

“蓝衫悬竹桁,乌帽挂松枝”生动地描绘了隐士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名占文章重,官归谏宪迟”表明隐士虽身在山林,但其文名仍然显赫,其才能也曾被朝廷所识。

“生涯贫帝里,公议到台司”则写出了隐士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的品格和学问却受到世人的赞誉。“室冷沾苔藓,门清绝路岐”描绘了他居住的环境幽静而自然。

“莫言邻白屋,即贺立丹墀”表明隐士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和对未来某种期待的到来表示祝贺。最后,“岂虑尘埃久,云霄故有期”则透露出隐士虽然远离尘世,但心中仍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形象。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

太虚悬畏景,古木蔽清阴。

爰有泉堪挹,闲思日可寻。

来闻鸣滴滴,照竦碧沈沈。

几脉成溪壑,何人测浅深。

澄时无一物,分处厉千林。

净溉灵根药,凉浮玉翅禽。

饮疑蠲宿疾,见自失烦襟。

僧共云前濑,龙和月下吟。

叠光轻吹动,彻底晓霞侵。

不用频游去,令君少进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朮,仙田雪覆芝。

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末了棋。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

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哭翰林丁侍郎

相知出肺腑,非旧亦非亲。

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

即期扶泰运,岂料哭贤人。

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

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宅闭青松古,坟临赤水新。

官清仍齿壮,儿小复家贫。

惆怅天难问,空流泪满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

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

形式: 排律 押[庚]韵